1. 难度:中等 | |
成语总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揭示深刻的道理.下列四个成语中,“成语”所叙述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炬成灰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点石成金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属于单质 B.液氧为淡蓝色 C.氧气有可燃性 D.氧气有氧化性 |
3. 难度:中等 | |
中学生要崇尚科学,关注社会,珍爱生命,做到下列“四不”.其中与物质无关的是( ) A.不酗酒 B.不迷信 C.不吸烟 D.不吸毒 |
4. 难度:中等 | |
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下列说法或做法不完全符合以上精神的是 ( ) A.家庭用水中,注意节约,提倡水的二次利用 B.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自觉保护环境 C.尽量开采化石燃料的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 D.积极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新材料,为“神舟”飞船探寻宇宙奥秘保驾护航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双氧水(H2O2)和水(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分子 C.它们发生分解反应时都产生氧气 D.它们都属于氧化物 |
6. 难度:中等 | |
“酱油加铁”“食盐加碘”“牙膏加氟”,其中的铁、碘、氟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
7. 难度:中等 | |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pH范围如下,其中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胃液(0.9~1.5) 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 D.胰液(7.5~8.0)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 A.NO2 B.NH3 C.N2 D.HNO3 |
9.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霉变--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气筒打气--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
10. 难度:中等 | |
“十一•五”期间,为了加快实现“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轻轨电车将飞驰三地之间,促进经济腾飞.电车与电缆接触部件的电刷(见图)是用石墨等材料制成.这一应用与石墨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非金属性 B.导电性 C.高熔点 D.软滑性 |
11.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步骤中,要注意“先”与“后”的顺序.下列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加反应物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要验纯,后才能点燃 C.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浓硫酸,后再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D.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试剂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起火时,迅速砍出隔离带 B.酒精灯倾伏桌面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燃烧时内焰的温度最高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
13. 难度:中等 | |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加工方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加工腊肉时加工业色素和亚硝酸钠 B.蒸鸡蛋羹时加少量石灰水 C.焙制糕点时常加入碳酸氢钠 D.用铁锅炒蔬菜时加适量食醋 |
14. 难度:中等 | |
在化学实验中,不适宜用玻璃棒的是( ) A.引流液体 B.蘸取药品 C.捣碎固体 D.搅拌液体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污染环境--CO有剧毒 B.可作燃料--CO有可燃性 C.用于冶炼金属--CO有还原性 D.区别CO与CH4--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FeSO4=CuSO4+Fe B.O2+Al ![]() C.2KNO3+Na2SO4═2NaNO3+K2SO4 D.Ca(OH)2+Na2CO3═CaCO3↓+2NaOH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物质的保存方法与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B.烧碱密封保存--防止吸水和二氧化碳 C.浓硫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D.金属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
19. 难度:中等 | |
根据图回答,将t2℃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 B.加入KNO3固体 C.蒸发溶剂 D.加入NaCl固体 |
20. 难度:中等 | |
根据图回答,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B.t1℃时,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C.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t1℃时KNO3的溶解度 |
21. 难度:中等 |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丰富,规律性强.下列为周期表的一部分,仔细观察便可获取许多知识.![]() (1)查出14号元素的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个电子,该元素属于元素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3)硫原子易获得两个电子变成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离子符号为 . (4)认真阅读和分析第2、3两周期(横排)元素,你发现每一周期元素有什么变化规律吗?(至少答出一条,答对两点以上奖1分) . |
22. 难度:中等 | |
有四种物质:①熟石灰,②浓硫酸,③葡萄糖,④硫酸铵,请你回答(写序号): (1)可作干燥剂的是 . (2)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可作氮肥的是 . (4)属于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的是 . |
23. 难度:中等 | |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这里所说的“碱”是指 (填“纯碱”或“烧碱”). (2)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叫做“盐白牙膏”的新产品,其中的“盐”是指 (填“盐类”或“食盐”). (3)商场出售的西服,商标中标明面料成分为:羊毛80%,涤轮20%.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 ,检验面料中含有羊毛这种成分的简便方法是 . (4)这几年农村大面积种植大棚蔬菜,大量使用了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这种薄膜属于 材料.(填“合金”或“有机合成”) |
24. 难度:中等 | |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分公司的爆炸事故造成有毒物质硝基苯(化学式为C6H5NO2)流人松花江,致使哈尔滨市停水数日,这件恶性水源污染事件,令国人震惊,也使人们更加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硝基苯是一种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硝基苯属于 物(填“无机”或“有机”). (2)它的主要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 (3)硝基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O= . (4)事故发生后,紧急调用了1400吨活性炭处理受污染的江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填“稳定性”“吸附性”或“催化性”). (5)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为了保护好湘江水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
25. 难度:中等 | |
“观察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如图是Mg、Zn、Fe、Cu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认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______. (2)图中表示有三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 ①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 ③完成化学方程式:Fe+HCl→______,这一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分 解”“化合”“置换”或“复分解”). (3)通过以上实验(或图示)说明,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 |
26. 难度:中等 | |||||||||||||||||
“学会学习”即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会分析、归纳和运用.从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红磷(P)四种物质中,选出其中一种物质,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不同点(与众不同点).在下表中按例题所示简单作答:(各举一例)
|
27. 难度:中等 | ||||||||||||||||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清你按照科学探究的途径对它们进行鉴别.
|
28. 难度:中等 | |
使用和选择实验装置,一方面要知道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知道各种仪器组装的方法,更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组装(即实验原理).下面是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三个变化后的装置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是在图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仪器a,其名称叫______;与图一比较,图二的优点是______. (2)如果需要制得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你可用______(填仪器名称)代替试管作反应容器.(可供选择的仪器有:量筒、烧杯、锥形瓶、烧瓶等). (3)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叫______集气法;检验二氧化碳已收满的方法是______. (4)图三是在图二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孔塑料板c和活塞b,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在图三的启发下,小明利用底部有小洞的破试管,设计出了具有图三优点的装置(图A). ①若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操作是______;若要停止制取,小明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②若隔离网改用铝丝做成的网,那生产生的后果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湘乡韶峰水泥厂需要大量的石灰石作原料,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I:①称取石灰石10g;②将石灰石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杂质不反应);③将煅烧后剩余固体放在密闭二F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④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04g. (1)步骤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步骤②中的煅烧后剩余固体为什么不能放在空气中冷却?______. (3)煅烧时释放出CO2的质量为______. 方案Ⅱ:①称取石灰石样品10g;②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使碳酸钙完全反应;③用导管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过量)中;④将③中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沉淀的质量为8.8g,⑤计算: 设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CO2+Ca(OH)2=CaCO3↓+H2O 100 44 44 100 ∴x=8.8g ![]() ![]() ![]() (1)方案Ⅱ的结果(88%)与方案I的结果有差距,你认为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只要求答一种原因)______. (2)请计算步骤②中所加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最少要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