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蜡烛越烧越短 C.铜绿灼烧后变黑 D.锯条烤蓝 |
2. 难度:中等 | |
油、盐、糖、醋是日常家居中的调味品.其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糖 B.菜油 C.食盐 D.白醋 |
3. 难度:中等 | |
盛装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志是( ) A. ![]() B. ![]() C. ![]() D. ![]() |
4. 难度:中等 | |
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
5. 难度:中等 | |
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又称铅丹.铅丹跟硝酸发生下列反应: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则铅丹的化学式是 ( ) A.PbO B.Pb2O3 C.PbO2 D.Pb3O4 |
6.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用大量亚硝酸钠(NaNO2)腌渍食品 B.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C.为防止CO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D.用铝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7. 难度:中等 | |
帅帅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
8. 难度:中等 | |
扬州里下河地区河流众多,某小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河流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从外观上观察,该水样呈浑浊,说明该水样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溶液 D.混合物 |
9. 难度:中等 | |
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一般不需要使用的是( ) A.漏斗 B.玻璃棒 C.烧杯 D.酒精灯 |
10. 难度:中等 | |
为较准确地测定过滤后液体的酸碱度,研究小组应选择下列哪种试剂或试纸(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D.氯化钠溶液 |
11. 难度:中等 | |
测定水样中磷的含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试剂,钼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MoO4,已知NH4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则Mo的化合价是( ) A.+7 B.+6 C.+4 D.+1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NaCl溶液中混有泥沙(过滤) B.CuCl2溶液中混有CuSO4(BaCl2溶液) C.NaNO3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硝酸) D.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
13.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反应表示为:M+酸→N+盐,其中M、N的物质类别不可能是( ) A.氧化物、酸 B.单质、单质 C.碱、氧化物 D.盐、酸 |
14. 难度:中等 | |
平时广告常说含氟牙膏用了会使牙齿坚固,主要是由于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持着,这种物质在唾液中会有微量的溶解.若在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后,它会转化为为溶解度更低质地更坚硬、具有良好抗酸作用的物质Ca5(PO4)3F,从而防止龋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5(PO4)3F是一种混合物 B.Ca5(PO4)3OH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较强的碱性 C.Ca5(PO4)3F能与酸发生反应 D.Ca5(PO4)3OH是一种盐 |
15. 难度:中等 | |
向盛有铁、氢氧化铁、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钡的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显碱性,滤纸上留有的物质是( ) A.只有BaSO4 B.有Fe、Fe(OH)3、Cu(OH)2、Ba(OH)2 C.只有BaSO4和Fe D.有Fe、Fe(OH)3、Cu(OH)2、BaSO4 |
16. 难度:中等 | |
20℃时,向50g KNO3溶液中加入5g KNO3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解;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入晶体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此过程中溶液质量不变 |
17. 难度:中等 | |
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你能用来鉴别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
18. 难度:中等 | |
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正确的是( )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B.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变稀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生石灰堆放久了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D.铜器表面生成铜绿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
19. 难度:中等 | |
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 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 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此固体一定是金属 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C.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时,把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但未见浑浊现象,说明石灰水已失效 D.木炭与CuO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剩余物中仍存在黑色固体,将剩余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发现黑色不消失,说明原剩余物中的黑色固体一定为CuO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水稀释NaOH溶液 B.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 C.常温下把足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D.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
22. 难度:中等 | |
某一份K2CO3样品中含Na2CO3、KNO3、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把7.8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溶液,再加足量CaCl2溶液,可得到5.0g沉淀,则原样品所含的杂质( ) A.肯定有Na2CO3,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B.肯定没有Na2CO3和KNO3,可能有、Ba(NO3)2 C.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有Na2CO3 D.无法判断 |
23.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氮分子______,n个锌离子______,+2价的镁元素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用途可知,白酒应密封保存,是因为乙醇有______性,醋酸可用于鉴别食盐和纯碱,是因为利用醋酸的______性,活性炭除冰箱中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
25. 难度:中等 | |
用具体实验解释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 (1)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过程; (2)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过程; (3)Z表示向______中加入水的过程. ![]() |
26. 难度:中等 | |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它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元素符号为Se,它对应的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2SeO4,这种酸应读作______,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③物理性质相似; ④是同一种物质;⑤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⑥都是黑色固体. (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某种氧化剂做催化剂,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NOX)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NOX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超临界C02气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称为“绿色环保溶剂”.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的原因之一是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原因之二是 . |
28. 难度:中等 | |
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和MgSO4等可溶性盐,烧开水的壶中会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的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难溶的CaCO3,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aCO3↓+CO2↑+H2O |
29. 难度:中等 | |
已知有化合物甲、乙和单质丙、丁四种物质发生如下反应:甲+丙→乙+丁 (1)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是 反应. (2)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丁为无色气体,则丙是 (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3)在常温下甲是固体,若乙为无色液体,则丙是 ;若乙为无色气体,则丙是 . |
30. 难度:中等 | |
有一包固体A,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中的几种,取少量的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气体D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沉淀G是______. (2)混合物A中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F中,一定存在溶质是______.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滤液B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__,若要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应补做实验是(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我们都知道CO2与NaOH溶液是很容易反应的,利用下图装置可进行“喷泉”实验.按图l进行实验的步骤是:首先在圆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CO2气体,在胶头滴管中吸满NaOH溶液(注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如此便用胶头滴管),按图1连接好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内.在导管的尖嘴处就会形成美丽的“喷泉”.![]() (l)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简要说明图1装置进打实验时,形成喷泉的原因______. (3)做“喷泉”实验对装置的气密性要求很高.检验图2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 (4)如果只提供图2所示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 |
32. 难度:中等 | |||||||
小霖、小磊、小娴三位同学一起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称取5.0g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量黑色固体产物质量为3.6g. 他们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了以下猜想:①可能是氧化铜;②可能是炭粉;③可能是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 他们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1)小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物质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是______. (2)小磊进一步思考后,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______. (3)小娴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排除了猜想②,她的理由是______. (4)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若证明某黑色粉末确有氧化铜和炭粉组成.请设计实验,完成下表:
|
33. 难度:中等 | |||||||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1)先称取7.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根据盐酸的量,(在Na2CO3中滴入HCl的反应原理为:HCl+Na2CO3=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2)实验过程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3)请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