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空气的成分中, 可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 B.雪融为水 C.折叠纸人 D.菠萝榨汁
|
3. 难度:简单 | |
查阅元素周期表,不能较快得到的信息是 A.元素符号 B.核外电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结构示意图
|
4. 难度:简单 | |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中,常放一个标有“干燥剂”的小袋,带内装有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
5. 难度:简单 | |
某则广告中说:“吃完饭后,口中的酸碱度会降低”,这里“降低”的指的是 A.pH上升 B.pH=7 C. pH降低 D. pH向7靠拢
|
6. 难度:简单 | |
钒的氧化物有“化学面包”之称。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 1 C.+ 3 D.+5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8. 难度:简单 | |
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碳酸钙粉末 D.生石灰粉末
|
9. 难度:简单 | |
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取的盐是 A.CuCl2 B.MgCl2 C.FeCl3 D.AgCl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制备NaOH溶液:将饱和的Na2CO3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证明NaOH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
11. 难度:中等 | |||
用以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6%的氯化钠溶液 g,水 ml. ②称量:用量筒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混匀:将量取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装瓶幷贴标签:请填写右侧标签
|
12. 难度:中等 | |
对比分析下列各组物质,回答有关问题。 (1)施用氮肥时要注意 。(合理即可) (2)木炭、活性炭都可以做冰箱的除味剂,是因为他们都具有 。 (3)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 。
|
13. 难度:中等 | |
请回答下列与稀盐酸、稀硫酸有关的问题: (1)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中含有的阳离子都是 ; (2)要洗去细口瓶内壁上附着的CaCO3,应选用这两种酸中的 ;
|
14. 难度:简单 | |
现有Ca、Na、H、C、O、S等六种元素,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1)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主要成分 。 (2)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 ; (3)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
15. 难度:中等 | |
用经济、简便的方法鉴别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种试剂是______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及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 (2)图甲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 (3)图乙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硝酸钾晶体完全溶解,则某物质是下列物质中的 。 A.NaOH B.NaCl C.NH4NO3
|
17.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某同学用C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通过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验证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我们应选择 法 收集氧气, (3)若要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约为1.1g,至少需要10%的盐酸质量为 。 (4)实验时要尽可能节约药品,实际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比计算量略多,其原因是 。 A.收集时有部分二氧化碳逸出 B.大理石过量 C.装置中还残留一些二氧化碳
|
18. 难度:中等 | |
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 (3)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 A.CaCl2 B.MgCl2 C.NaOH D.Na2C03
|
19. 难度:中等 | |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 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_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小组中的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③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原因 是 ; 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____溶液(写出化学式)。
|
20.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是 ;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 ①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
|
21. 难度:困难 |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① 。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 ④ 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 ⑤ ; (2)借助于 ⑥ 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