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玉米酿酒 C.纸张燃烧 D.水滴石穿
|
2. 难度:简单 | |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有效成分为K2CO3,它属于下列的( ) A.单质 B.氧化物 C.钾肥 D.复合肥
|
3. 难度:简单 | |
小明同学每日摄入的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西红柿 B.牛肉 C.面包 D.奶油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稀硫酸可用于中和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B.烧碱可用于调节土壤的酸性 C.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D.氯化钠可用于消除公路积雪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C.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纯氧中燃烧:4Fe
+ 3O2 B.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
+ C C.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银:2Ag + H2SO4 = Ag2SO4 + H2↑ 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aCl2 + CO2 + H2O = CaCO3↓+ 2HCl
|
9. 难度:中等 | |
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有机溶剂,其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但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形成了化合物 B.二硫化碳是一种理想燃料 C.二硫化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和SO2 D.二硫化碳中若C显+4价,则S显–2价
|
10. 难度:中等 | |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元素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数目 ④物质种类 ⑤物质的质量总和 ⑥物质的状态 ⑦物质的体积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③⑥⑦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的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 B.② C.①② D.②③
|
12. 难度:困难 | |
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 质 试 剂 操 作 A Cu(CuO) 氧 气 加热 B CaCl2溶液(盐酸) 碳酸钙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C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K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
13.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30g甲和30g乙,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甲、乙两溶液均已饱和 C.甲、乙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均已饱和 D.甲、乙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等,且均不饱和
|
14.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 = 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SO4 B.(NH4)2SO4 KCl NaNO3 C.NaHCO3CaCO3 MgSO4 D.CuSO4 FeCl3 KMnO4
|
15. 难度:困难 | |
右图表示向甲物质中加入乙物质时,生成沉淀或气体质量随乙物质质量变化的关系,下列组合符合该图象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A 氯化铜溶液与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B 氯化钠溶液与稀硝酸 硝酸银溶液 C 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氢氧化钡 D 锌粉和铜粉 稀硫酸
|
16.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用语按下列要求填空: (1) 三个亚铁离子 ; (2) 沼气的主要成分 ;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水是生命之源,右图是净化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检验该装置净化后的水是否为硬水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在负极上产生了10mL气体,则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mL;
|
18. 难度:中等 | |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20. 难度:中等 | |
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t2℃的MgSO4饱和溶液,会看到的现象是 ; 将t1℃时Mg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t3℃时,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后,析出ag固体,若再继续恒温蒸发100g水,则析出固体的质量________ag(填“>”、“<”或“=”); 若要将t2℃的MgSO4饱和溶液150g稀释至10%,需加水___________g。
|
21. 难度:困难 | |
复分解反应探究的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书写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微观图解如右图所示: 反应①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Cl-和Na+没有发生变化;反应②的实质是H+和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l-和Na+没有发生变化,则反应③的实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成AgCl。所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某些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____________的过程; 构建短线相连的下列离子对,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的离子符号,要求构成的离子对能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
22. 难度:困难 | |
图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活动中,小明欲用右图装置收集干燥的O2,A瓶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请将B瓶中的导管在图中补充完整。
|
23. 难度:困难 | ||||||||||||||||||
一次,小刚在实验室看到了右图情景: 他首先想到药品可能变质了,那么NaOH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对这瓶“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经过思考,小刚否定了方案II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____保存。
|
24. 难度:困难 | ||||||||||||||||
称取镁和铜的混合物10g于烧杯中,然后取某稀硫酸100g,平均分成4次加入其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x = _____________; 上表中从第__________次起,硫酸过量; 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