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与湖泊的颜色是(  )

A. 棕色

B. 蓝色

C. 白色

D. 绿色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 8844.43米    B. 8998.74米    C. 8690.12米    D. 154.31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题文)有关等高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中,所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都相等

B. 为崖地型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所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相等

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每条等高线必须表明高度

D. 一般的说,等高线不能相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中所示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 蓝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褐色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甲地修一条公路到乙地,从工程建设和耗能考虑,设计路线(图中虚线)较合理的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下列关于地面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拔高的地方,相对高度也大    B. 海拔低的地方,相对高度也低

C. 海拔高度可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    D. 相对高度可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地地势坦荡,起伏小,海拔在200米以下,由此判断此地地形为(  )

A. 高原    B. 平原    C. 山地    D. 丘陵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平面地图

C. 分层设色地形图    D. 经纬网地图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等高线地形图,错误的是(    )

A. 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山谷

B. 量得甲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1.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300米

C. 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由西北向东南

D. 若A地的气温为15℃,B地的气温则为13.8℃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魅力地理诗意生活)夏季长沙某中学在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1)考察小组设计了①②两条登山线路,其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线路。

(2)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 390.5米   B.490.5米

C.590.5米    D.690.5米

(3)露营一般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开阔,远离地质、气象等灾害隐患区域,你认为A、B两处更适合露营的是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题文)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滨州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______(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_(填数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说明理由。

(6)旅行途中同学们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绘制了当地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图

下列①②③图中最能反映地球运动到左图B位置时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读左图“福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B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若在B点测得气温为20℃,则A点的气温为       ℃。

(2)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千米。

(3)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②两条路线方案。路线②比路线①具有的优势是             

(4) 丙村聚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5)右图是沿甲乙线的地形剖面图。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a、b、c各地段最需要发展林业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