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乐陵市2019届初三复习聚落-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如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

甲地的传统民居是(  )

A. 窑洞    B. 蒙古包

C. 冰屋    D. 高脚屋(竹楼)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诗人海子说:“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图为福建沿海某岛屿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厝(石厝就是当地传统民居)。当地“盛产”石头和台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顶尖、窗小    B. 低矮、顶缓、窗小    C. 低矮、顶尖、窗大    D. 高大、顶缓、窗大

2.当地传统民居设计,主要是为了()

A. 防风    B. 排水    C. 保温    D. 除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图“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

图中古老文明区的共同特征是(  )

A. 全部位于亚洲    B.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 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D. 终年高温炎热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为历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举办城市分布图。。

下列城市中同时符合“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三个条件的是(  )

A. 贝尔格莱德    B. 布里斯班    C. 克拉科夫    D. 德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有这样的描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结合湖南四地的景观图片

图中四地屋项坡度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降水    B. 气温    C. 地形    D. 海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为4处“聚落景观图”,

图中,以渔业生产方式为主及工业生产为主的聚落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甲    D. 丁、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野外实践考察时绘制的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如右图是“聚落景观图”

聚落中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野外实践考察时绘制的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如右图是“聚落景观图”。

若计划在甲、丙两聚落之间修一条公路,设计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赵庄、周村两村落的古民居的屋顶坡度都很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什么条件(  )

A. 地形条件    B. 降水条件    C. 气温条件    D. 土壤条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有关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南亚的高架屋--上层通风防潮,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有关

B. 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能防风御寒,与当地冷湿的气候特点有关

C. 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于居住,与黄土直立性强和干燥的气候特点有关

D. 因纽特人的冰屋--有利于保温,与当地终年寒冷的气候特点有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河流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科学合理的流域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图是“长江、黄河干流简图”

下列关于河流对区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发展农业    B.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

C. 河流有汛期,尽量不要在河流沿岸建城市    D. 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水产品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图,

图中城镇集中分布在(  )

①热带地区②河流沿岸③沿海平原④交通干线沿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河流关系密切,下面选项中属于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的有(  )

①提供灌溉水源  ②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③提供渔业资源④提供便利的水上交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 东海岛人龙舞、官渡生蚝    B. 雷州石狗、遂溪醒狮

C. 雷州青年运河、雷剧    D. 吴川飘色、吴川吉兆湾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读图“中国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木质结构,多依山、临河而建,利于防潮、防洪的传统民居是

A. 吊脚楼    B. 窑洞    C. 四合院    D. 蒙古包

2.关于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吊脚楼建在有水源的地方    B. 窑洞建在土质好的地方

C. 四合院墙体厚度与气候有关    D. 蒙古包建在树木丰富的地方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宗教和聚落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

B. 不同人种体质上的差异最主要是由其所在自然环境影响决定的

C. 对于传统的聚落我们应该严格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D. 基督教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宗教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圣劳伦斯河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 2个月    B. 4个月    C. 6个月    D. 8个月

2.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原因是()

①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②水源充足  ③水运便利  ④多平坦开阔的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 世界上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C.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

D. 乡村聚落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北非的传统民居墙体较厚实,这主要是为了

A. 隔热    B. 防风沙    C. 防水    D. 御寒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如图为“义新欧”班列线路示意图。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3日,第1000次“义新欧”班列,从义乌驶出,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历时21天,抵达西班牙的马德里,其行程达13000多千米,为目前世界最长。它贯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一条全新的安全、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材料二:“义新欧”班列把义乌制造的箱包、文具、工艺品、日用品等运到欧洲,返程时将西班牙的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运到中国,该班列比海运节约一半多时间,比空运节省一半左右的费用,提高了沿线国家贸易资金的周转效率。

(1)“义新欧”班列所属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其主要优势为______。(选择填空)

①比航空运输的运费低②比水路运输的速度快

③比公路运输的运量大④比管道运输对货物的限制性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该班列东西两端连接的国家所濒临的大洋有______洋、______洋。

(3)班列途经哈萨克斯坦,下列现象与该国家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A.全年衣着很单薄B.吊脚楼四处可见C.餐桌上常见海鲜D.草场上牛羊成群

(4)班列途经的法国,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__。(选择填空)

(5)西班牙的葡萄和油橄榄主要产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其特点为______。(选择填空)

A.全年温和,降水均匀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6)从“义新欧”班列连接的国家--中国和西班牙中任选其一,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在______℃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是______。

(2)与丙地相比,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__。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______。(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落叶阔叶林

(3)乙、丙两地中,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A.地势较高B.全年高温C.降水丰沛D.交通便利。

(4)下列适应乙地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是______

(5)20世纪60'-'90年代,丁地植被破坏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有______。(双项选择)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B.实施退耕还林

C.扩大木材出口量D.将东南沿海人口大量迁移到该地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和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有两种:山地和__________。

(2)当太阳光照如右图所示时:甲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M村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三幅图分别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至日、夏至日正午阳光照射情况,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分别用A、B表示,根据阳光照射情况,判断冬至日、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与我们襄阳实际相符的是(  )

(4)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处可能会有河流形成

B.该区域内的陡崖位于M地的西北方向

C.①、②两个山坡比较,①的坡度较缓

D.P、M两地相比,P地更易形成村落;M地的降水量小于P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