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练习: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

①土地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石油 ⑤森林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宿迁中考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石油、铁矿、煤炭    B. 阳光、土地、水

C. 森林、阳光、铁矿    D. 森林、铁矿、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题文)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A. 节约利用,无限使用

B. 寻找新的代替品

C. 保护和促进更新

D. 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表是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和人均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B.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 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少    D. 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多

2.针对这一国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 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 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 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④风能 ⑤地热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快递包装产生大量的包装纸、不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下列做法能减少该问题的是

①适度包装  ②用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包装③分类回收  ④随意使用包装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 总量丰富    B. 人均占有量多    C. 总量缺乏    D. 人均占有量少

2.针对如图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有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在于(  )

①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②防止土地荒漠化③减少疾病传播途径④减少水土流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国宣布对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据研究,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开采难度大,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其特点具有(  )

A. 污染大    B. 能量巨大    C. 储量小    D. 开采技术低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5日,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发现嘉陵江入川断面出现水质异常,根据监测数据,西湾水厂水源地水质铊元素超标4.6倍,远远超出了中国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0.0001 mg/L的标准,对百姓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材料二 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1)材料一中反映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资源,材料二中反映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资源,在资源分类中,它们都属于________资源。

(2)材料中反映的自然资源已经________,已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这启示我们即使对于可再生资源也要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不可再生。

(3)生活中发生过很多类似材料中的事情,下列漫画中,同样也能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不是水,哗哗流,不是泉,喷个够,地下有,海底有,建设祖国跑前头。”

请你猜一猜该谜语是指哪一种自然资源?该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在利用该种资源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