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钦州市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等法规宣布划设了东海防空识别区.读图答题.

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我国与( )之间.

A. 日本    B. 韩国    C. 朝鲜    D. 菲律宾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下面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北回归线

B. 乙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

C. 丙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 丁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工业分布受矿产资源的影响很大。下列国家工业分布基本不受本国矿产资源影响的是(  )

A. 日本    B. 俄罗斯    C. 美国    D. 巴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日本的大型海港里远洋船舶进出繁忙,请你猜猜,这里船舶进港和出港所云的货物最有可能的是 (   )

A. 进港为矿产品,出港为农产品    B. 进港为矿产品,出港工业制成品

C. 进港为工业制成品,出港为农产品    D. 进港为农产品,出港为矿产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日本处于   (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大洋洲板块的交界处、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A. 南亚.东南亚    B. 中国.俄罗斯    C. 西欧.美国    D. 东亚.西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A. 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

C. 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D. 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它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 木材质地较软,不能有效利用    B. 木材加工工业发达,木材的需求量大

C. 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D. 木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 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 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工业产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对迁入国来说,其好处是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对日本之旅行进行了下列描述,其中与事实 不符 的是(

A. 游富士山,泡温泉    B. 观赏樱花    C. 参观汽车制造厂    D. 到热带雨林探险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北京时间20113111346分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次地震位于日本  岛屿的东海岸130公里处。

A. 北海道    B. 本州    C. 四国    D. 九州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有(  )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③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④靠近海洋,气候宜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1年,日本(东九区)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8.8级地震及其引发的大规模海啸造成至少500人死亡。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本发生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B. 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312446

C. 深圳(114°E,22.5°N)位于震中的西南方

D. 地震发生后,某国记者乘飞机从西十二区飞越日界线到东十二区前往日本灾区采访,日期要减一天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13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从而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请问日本处于(  )

A.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 东非大裂谷带

C. 大西洋东部地震带    D.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关于日本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短小,缺乏水能    B. 石油可满足国内需要

C. 矿产贫乏,森林资源丰富    D. 矿产资源丰富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131113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本次地震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B. 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C. 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 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C. 日本是发展中国家    D. 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20113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并引起强烈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你用地理知识判断产生这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 琉球群岛    B. 富士山    C. 濑户内海    D. 金刚山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台湾农矿产分布图和日本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_______________海峡,B_______________ 洋;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农作物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 , 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_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从地理位置看,台湾和日本夏季均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_______________气候。

 

4)台湾和日本都多地震,试用板块知识来解释其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地图回答.

1)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日本的工业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_______________  沿岸.

 

3)我国从A国进口石油资源,该国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  ”.

 

4)哈尔滨坐落于松花江岸边,属于_______________  气候.

 

5)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我国 __________基地.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材料二 日本略图。

1)日本这次大地震主要是____________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2)日本发生9.0级地震,其震源的经纬度位置是(

A.142.4°E,38.4°S B.142.4°E,38.4°N

C.142.4°W,38.4°S D.142.4°W,38.4°N

 

3)地震导致日本本州岛东移2.4米,使日本443平方千米地面下沉,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变动    B.人类活动

 

4)2011314日,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3 000万元人民币救援物资,首批物资包括毛巾被、帐篷、紧急照明设备等于当天下午从上海启运日本。请问采用适当的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空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5)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_______________沿岸。

 

6)本次地震属于海底地震,发生的海域位于(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7)我国也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面对地震、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我们要从容淡定,请你提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减灾、防灾方法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读亚洲东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与①国在图示区域的界河是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山脉),它是东北平原和_______________高原的自然分界线.

 

2)③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就图中信息,简要说明该区域为其发展重工业提供的有利条件.

 

3)日本的工业布局特点是?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

 

4)甲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安排同学观测当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观测资料如表.

根据表中资料,描述甲地的天气变化情况.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