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人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1年5月5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若汽车闯并驶上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30s内彻底没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 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起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
|
4. 难度:中等 | |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所示事例中不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2011年5月22日,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心脏地带,造成上百人死亡,数百座房屋和大量车辆被毁。龙卷风的实质是高带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A.龙卷风使物体爱到重力变小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
6. 难度:中等 | |
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橡皮膜扎紧玻璃管的一端,灌满水后,用手堵住开口端,倒过来插入水槽中,如图所示,松手后,橡皮膜所呈现的是 A、平面 B、凸起一些 C、凹进一些 D、无法判断
|
7.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 A.G1>G2,F1>F2 B.G1>G2,F1<F2 C.G1<G2,F1<F2 D.G1<G2,F1>F2
|
8. 难度:中等 | |
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下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支点在手捏的位置 B.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力的 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 D.当小孩想用手将其捏开时.如果在夹柄套一个竹筒将更容易捏开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 b, 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玻璃瓶侧壁有-4.用木塞塞住的小孔a、b、c,—根两端开口的管子,上端穿过软木塞与大气连通,另一端浸没在液体中,管中的液面和b孔等高,瓶内的液面比a孔的位置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 A.只有拔去a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 B.只有拔去b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 C.只有拔去c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 D.拔去a、b、c三孔中的任一木塞的瞬时,水均会流出来
|
11. 难度:中等 | |
在图中直尺的分度值是 ,圆的直径是 cm。在图中压强计的“U”形管的两液面高度差是12cm,则压强计金属探头在酒精中的深度是 cm。图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图,则矿石的质量是 克。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0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1秒钟内匀速前进2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m/s,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为 N。若以动滑轮为参照物,物体是 。
|
13. 难度:中等 | |
据《武汉晚报》报道,经过十多天艰难地“陆地行舟”(如图所示),中山舰终于搬进新修的博物馆。(1)搬运的时候,托在底部的15个巨大气囊被充气成便于滚动的圆筒状,是为了 _____________。(2)如果15个气囊、中山舰和固定中山舰的框架总重力为8.1×106N,为了确保路面受到的压强不超过5×104Pa,15个气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至少应为_________m2。(3)由于气囊很重,工人师傅们抬动它的时候用到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图2是其中两位工人师傅用一根木棒抬气囊时的示意图,如果甲向上抬的力F甲 是450N,则乙向上抬的力F乙是_________N,绳子AB对气囊的拉力为_________N。
|
14.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向一个底面积为0.5m2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 0.2m,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 Pa.压力为 N,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 h2;当打开软木塞,有水流出时则h1 h2。(选填“>”、“<”或“=”,取g = 10N/kg).
|
15.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用细绳系住乒乓球,让它靠近正在放水的水龙头,他发现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请作出乒乓球受力示意图。
|
16. 难度:中等 | |
许多居民楼墙外用铁三角架搁放空调主机,如下图所示,要使铁架较为牢固、安全。应把主机放在A处还是B处,请你在选择的主机上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和重力对O点的力臂。
|
17.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法。
|
18. 难度:中等 | |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_ 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 _____ _____ 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 _ __ _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为了定性研究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点,老师要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透明塑料饮料瓶、剪刀、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球。 (1)为了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论,小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 如图14所示。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应通过 调整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 。 (2)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15反扣在瓶口。将另一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饮料瓶底部,分别用手向下拉瓶底的膜(图16)和用手向上压瓶底的膜(图17),发现了瓶内的气球体积出现了图示的变化。小华针对此现象,作出如下推断,他的推断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A.大气压强随着气球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因气球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 (3)小丽也按图16、图17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小丽将整个装置放入水槽中,很快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其原因是 。 (4)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8,在瓶内水面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水的射程将 ;如果往瓶中加水至图18所示水位,再拧紧瓶盖,撕去胶带,小孔中射出的水流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那么在撕去胶带后,瓶内气体压强 A.先逐渐变大,后保持不变 B.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C.先大于大气压强,后小于大气压强 D.一直变大
|
20. 难度:中等 | |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说出高压锅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点? 答: ; 。(答二点即可)
(2)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图17)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200 N;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0H=2:5 。小成同学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A刚好拉起来。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所有摩擦也忽略不计。求: (1)判断滑轮B、C、D分别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答:滑轮B是 滑轮;滑轮C是 滑轮;滑轮D是 滑轮。 (2)不考虑动滑轮的重时,拉力F1多大? (3)若考虑动滑轮的重时,作用在H点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其大小是260 N,则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为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