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光通过透镜时,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B.属于光的折射 C.属于光的反射 D.属于光的色散
|
2. 难度:简单 | |
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投影机 B.照相机 C.近视镜 D.老花镜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 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
|
4. 难度:简单 | |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 )
|
5. 难度:简单 | |
小杨学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B.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C.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D.实像一定可以用光屏承接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在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如图甲放置,则在屏幕上得到的图形与图乙中那幅图相似:
|
7. 难度:简单 | |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
8. 难度:简单 | |
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
9. 难度:简单 | |
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10 cm B.12.5 cm C.4.5 cm D.7.5 cm
|
10. 难度:简单 | |
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A. a为物距 B. 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11. 难度:简单 | |
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
12. 难度:简单 | |
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
13. 难度:简单 | |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
14. 难度:简单 | |
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
15. 难度:简单 | |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
1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
17. 难度:简单 | |
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
18. 难度:简单 | |
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
19. 难度:简单 | |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
|
20. 难度:简单 | |
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
21. 难度:简单 | |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
2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的实像。( 选填“正立”或“倒立”)
|
23. 难度:简单 | |
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
24. 难度:简单 | |
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_______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_________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_______ _ _.(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
|
25. 难度:简单 | |
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表示远视眼矫正做法的是 。
|
26. 难度:简单 |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
27. 难度:简单 | |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位置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其中凸透镜应放在 点。在放置上 述三个器材时,应使它们的中心高度
|
28. 难度:简单 |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图回答 (1)图所观察到的像是 像.(描述要完整) (2)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 . (3)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 . (4)若在如图中的情况下,再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的像是 像(描述要完整),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5)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我们将看到烛焰 的像是 (A.上半部分 B.下半部分 C.全部,用代号填写),像的亮度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
29. 难度:简单 | |
完成下列图中的三个光路图。
|
3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光路图画出方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