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
| 2. 难度:简单 | |
|
考古学家们破译了玛雅人的天文历,其历法非常精确.他们计算的地球一年天数与现代相比仅差0.000069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69为( ) A.0.69×10﹣4 B.6.9×10﹣5 C.6.9×10﹣4 D.69×10﹣6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锐角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
|
| 5. 难度:简单 | |
|
分式 A.
|
|
| 6. 难度:中等 | |
|
如图,AD⊥BC,D为BC的中点,有结论①△ABD≌△ACD ,②∠B=∠C ,③AD平分∠BAC, ④△ABC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个.
A.1 B.2 C.3 D.4
|
|
| 7. 难度:中等 | |
|
如图:在△ABC中,AB=5,AC=3,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A.2<AD<8 B.0<AD<8 C.1<AD<4 D.3<AD<5
|
|
| 8. 难度:中等 | |
|
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1a,b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中的虚线裁剪,成图d样式,将纸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形是图中的 ( )
图1
|
|
| 9. 难度:简单 | |
|
分解因式:
|
|
| 10. 难度:简单 | |
|
若分式
|
|
| 11.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ABC和△DCB中,AC与BD相交于点O,AB=DC,要使△ABC≌△DCB,可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
|
| 12. 难度:简单 | |
|
等腰三角形中,若一个角是65°,则顶角的度数是 .
|
|
| 13.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 °.
|
|
| 14. 难度:简单 | |
|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BD平分∠CBA交AC于点D,DE⊥AB于E.若△ADB的面积为6,CD =2,则AB= .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等边△ABC中,AB=5,D、E分别是BC、AC上的点,将△EDC沿直线DE翻折后,点C落在点C'处,且点C'在△ABC的外部,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
|
| 16. 难度:中等 |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0),点B坐标为(0,2),AB=
|
|
| 17. 难度:中等 | |
|
计算:
|
|
| 18. 难度:中等 | |
|
计算:
|
|
| 19. 难度:简单 | |
|
先化简,再求值:
|
|
| 20. 难度:简单 | |
|
解方程:
|
|
| 21. 难度:简单 | |
|
已知: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AB=CD,AE∥BF且AE=BF.求证:EC=FD.
|
|
| 22. 难度:简单 | |
|
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
|
| 23. 难度:中等 | |
|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某公司计划将研发生产的1200件新产品进行精加工后再投放市场.现有甲、乙两个工厂都具备加工能力,公司派出相关人员分别到这两个工厂了解情况,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比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多用10天; 信息二:乙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是甲工厂每天加工数量的1.5倍. 根据以上信息,求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分别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
|
|
| 24. 难度:简单 | |
|
如图:
|
|
| 25. 难度:中等 |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点坐标为(2,6),Q点坐标为(2,2),点M为y轴上的动点.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当△PMQ的周长取最小值时点M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写出点M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
|
|
| 26. 难度:困难 | |
|
在Rt△ABC中,∠ACB=90°,∠A=30°,BD是△ABC的角平分线, DE⊥AB于点E.
(1)如图1,连接EC,求证:△EBC是等边三角形; (2)点M是线段CD上的一点(不与点C,D重合),以BM为一边,在BM的下方作∠BMG=60°,MG交DE延长线于点G.请你在图2中画出完整图形,并直接写出MD,DG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3,点N是线段AD上的一点,以BN为一边,在BN的下方作∠BNG=60°,NG交DE延长线于点G.试探究ND,DG与AD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