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在1:5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cm,则A、B两地间实际距离为( ) A.15m B.150m C.1500m D.15000m
|
|
| 2. 难度:简单 | |
|
数据1、2、4、4、3的众数是( ) A.1 B.2 C.3 D.4
|
|
| 3. 难度:简单 | |
|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1∶4,则它们的对应边上的高比为( ) A.1∶2 B.1∶4 C.1∶8 D.1∶16
|
|
| 4. 难度:简单 | |
|
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AC2=BC·AB B.AC2=2BC·AB C.AB2=AC·BC D.BC2=AB·AC
|
|
| 5. 难度:中等 | |
|
如图,在□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 ( )
A.1∶2 B.1∶3 C.2∶3 D.2∶5
|
|
| 6. 难度:中等 | |
|
有一人患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上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 A.8人 B.9人 C.10人 D.11人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果
|
|
| 8. 难度:简单 | |
|
如图,O为△ABC的重心,若OD=2,则AO= .
|
|
| 9. 难度:简单 | |
|
若分式
|
|
| 10. 难度:中等 | |
|
如图,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弧BAD的度数为140°,则∠BAD= 度.
|
|
| 11. 难度:简单 | |
|
若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一组数据4、0、1、
|
|
| 13. 难度:中等 | |
|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它的内切圆半径为 .
|
|
| 14. 难度:简单 | |
|
在Rt△ABC中,AD为斜边BC上的高,且S△ABC=4S△ABD,则AB∶BC= .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扇形OAB的半径为6cm,AC切弧AB于点A,交OB的延长线点C,若AC=4cm,弧AB的长为3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
|
|
| 16. 难度:中等 | |
|
如图,在函数
|
|
| 17. 难度:简单 | |
|
解方程(10分) (1) (2)
|
|
| 18. 难度:中等 | |
|
(8分)已知,方程 (1)求证:不论 (2)若方程有一根为
|
|
| 19. 难度:中等 | |
|
(8分)如图△ABC中,DE∥BC,
(1)若AE=4,求EC的长; (2)若M为BC的中点,
|
|
| 20. 难度:中等 | |
|
(8分)某篮球队在一次联赛中共进行了10场比赛,已知10场比赛的平均得分为88分,且前9场比赛的得分依次为:97、91、85、91、84、86、85、82、88. (1)求第10场比赛的得分; (2)求这10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
|
| 21. 难度:中等 | |
|
(8分)如图,AB是⊙O的切线,切点为B,直线AO交⊙O于点C、D,若∠A=30°.
(1)求∠D的度数; (2)过C点作⊙O的切线交AB于E,若CE=2,求⊙O的半径.
|
|
| 22. 难度:中等 | |
|
(10分)如图,Rt△ABC中,∠ACB=90°,D是BC的中点,CE⊥AD,垂足为E.
(1)求证:CD2=DE·AD; (2)求证:∠BED=∠ABC.
|
|
| 23. 难度:中等 | |
|
(10分)矩形ABCD中,AB=6 cm,BC=12 cm ,点P从A出发,沿AB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B匀速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边以2cm/s的速度向点C匀速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1)t为何值时,△DPQ的面积等于28cm2; (2)若DQ⊥PQ时,求t的值;
|
|
| 24. 难度:中等 | |
|
(12分) 泰州凤凰城二日游,旅游信息:
根据此旅游信息:某公司组织一批员工到该风景区旅游,支付给旅行社28000元. (1)你能确定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吗? (2)若该公司又组织第二批员工到凤凰城旅游并支付给旅行社29250元.如果这两批员工一次性去旅游,则该公司可节约旅游费用多少元?
|
|
| 25. 难度:中等 | |
|
(12分)如图,在⊙O中,AD∥BC,AC⊥BD垂足为E.
(1)求证:BE=CE; (2)若AD=4,M为AD的中点,延长ME交BC于F, ①判断EF与BC的位置关系; ②求OF的长度.
|
|
| 26. 难度:中等 | |
|
(14分) 已知⊙O的半径为2,∠AOB=120°. (1)点O到弦AB的距离为 . (2)若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点P不与A、B重合),设∠ABP=α,将△ABP沿BP折叠,得到A点的对称点为A'; ①若∠α=30°,试判断点A'与⊙O的位置关系; ②若BA'与⊙O相切于B点,求BP的长; ③若线段BA'与优弧APB只有一个公共点,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