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无数个
|
|
| 2. 难度:简单 | |
|
已知 A.
|
|
| 3. 难度:简单 | |
|
如图,AB是
A.70° B.60° C.50° D.40°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四个三角形中,与右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
A. B. C. D.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半径为4的⊙O中有弦AB,以AB为折痕对折,劣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弦AB的长度等于( )
A、
|
|
| 6. 难度:简单 | |
|
某校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
A.
|
|
| 7. 难度:中等 | |
|
如图,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圆直径的测量器,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0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0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12个单位 B.10个单位 C.4个单位 D.15个单位
|
|
| 8. 难度:中等 | |
|
如图,
A.
|
|
| 9. 难度:简单 | |
|
方程x2﹣3x=0的根为 。
|
|
| 10. 难度:简单 | |
|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5cm,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 m。
|
|
| 11. 难度:简单 | |
|
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
|
| 12. 难度:简单 | |
|
如图,直线 A1A∥BB1∥CC1,若AB=8,BC=4,A1B1=6,则线段B1C1的长是_____________.
|
|
| 13. 难度:简单 | |
|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x+2k=0的一个根是1,则k= 。
|
|
| 14. 难度:简单 | |||||||||||||||||||
|
某校对初三(1)班50名学生进行了“一周(按7天计算)做家务所用时间(单位:小时)”的调查如下表:
则该校这50个学生一周做家务所用时间的众数为________小时。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经过网格点A,B,C,其中B点坐标为(4,4),则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坐标为 。
|
|
| 16. 难度:简单 | |
|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是5cm,底面半径为3cm,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_cm2。
|
|
| 17. 难度:简单 | |
|
如图,一圆内切四边形ABCD,且AB=16,CD=10,则四边形的周长为 。
|
|
| 18. 难度:困难 | |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8,E是边AB上一点,且AE=
|
|
| 19. 难度:简单 | |
|
(1)计算:﹣24﹣ (2)解方程:2x2﹣4x﹣1=0.
|
|
| 20. 难度:中等 | |
|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
| 21. 难度:中等 |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在第一象限内有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A、B两点,且OA= OB=
(1)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将线段AB绕点O旋转一周,求所形成的图形的面积(结果保留π).
|
|
| 22. 难度:中等 | |
|
王华对本校八年级500名学生进行一次每周课余看书时间的抽样调查,结果如下图(
(1)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是 人; (2)每周看书时间在 (3)每周看书时间的中位数落在哪个时间段 ; (4)请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每周看书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是多少人?
|
|
| 23.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
(1)若 (2)若AC=
|
|
| 24. 难度:中等 | |
|
如图,要利用一面墙(墙长为25米)建羊圈,用75米的围栏围成总面积为300平方米的三个大小相同的矩形羊圈,求羊圈的边长AB,BC各为多少米?
|
|
| 25. 难度:中等 | |
|
已知关于x的方程 (1)k取何值时,方程在两个实数根; (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
|
| 26. 难度:困难 | |
|
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过D作MN⊥AC于点M,交AB的延长线于点N,过点B作BG⊥MN于G.
(1)求证:△BGD∽△DMA; (2)求证:直线MN是⊙O的切线.
|
|
| 27. 难度:困难 | |
|
如图,已知⊙O上依次有A、B、C、D四个点,
(1)若⊙O的半径为3,∠DAB=120°,求劣弧 (2)求证:BF= (3)设G是BD的中点,探索:在⊙O上是否存在点P(不同于点B),使得PG=PF?并说明PB与AE的位置关系.
|
|
| 28. 难度:困难 | |
|
如图1,在⊙O中,E是弧AB的中点,C为⊙O上的一动点(C与E在AB异侧),连接EC交AB于点F,EB=
(1)D为AB延长线上一点,若DC=DF,证明:直线DC与⊙O相切; (2)如图2,当F是AB的四等分点且EF·E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