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 度.![]() |
2. 难度:中等 | |
![]() |
3. 难度:中等 | |
将矩形纸片ABCD如图那样折叠,使顶点B与顶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 ![]()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梯形ABCD中,∠DCB=90°,AB∥CD,AB=25,BC=24,将该梯形折叠,点A恰好与点D重合,BE为折痕,那么AD的长度为 .![]()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对折,使点B、C重合,折痕为DE,连接DC,若AC=6cm,∠ACB=90°,∠B=30°,则△ADC的周长是 cm.![]() |
6. 难度:中等 | |
将一张纸片沿任一方向翻折,得到折痕AB(如图1);再翻折一次,得到折痕OC(如图2);翻折使OA与OC重合,得到折痕OD(如图3);最后翻折使OB与OC重合,得到折痕OE(如图4).展示恢复成图1形状,则∠DOE的大小是 度.![]() |
7. 难度:中等 | |
矩形ABCD中,AB=![]() ∠EGF=∠AGB,则AD= . ![]()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A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DC边上的F点处.若△AFD的周长为9,△ECF的周长为3,则矩形ABCD的周长为 .![]()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有一张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边的中点,将C点折叠至MN上,落在P点的位置,折痕为BQ,连接PQ,则PQ= .![]() |
10. 难度:中等 | |
![]() |
11. 难度:中等 | |
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左图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展开后按右图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 cm.![]()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50米2,将△ABC沿DE翻折,使点A和点C重合,若折痕DE恰好平行于CB,那么△BCE的面积为 米2.![]() |
13. 难度:中等 | |
把图一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B、C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如图二).已知∠MPN=90°,PM=3,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为 .![]()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ABCD中,点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F点,若△FDE的周长为8 cm,△FCB的周长为20cm,则FC的长为 cm.![]()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点处,已知CE=3 cm,AB=8 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1,将边长为2cm的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另一个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若使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如图2,将上述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AC翻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再抽出其中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AC移动,若重叠部分△A′PC的面积是1cm2,则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 cm. ![]() |
17. 难度:中等 | |
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 ,点P(1,2)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 . |
18. 难度:中等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3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1(1,1)、A2(0,2)、A3(-1,1).一只电子蛙位于坐标原点处,第1次电子蛙由原点跳到以A1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P1,第2次电子蛙由P1点跳到以A2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P2,第3次电子蛙由P2点跳到以A3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P3,…,按此规律,电子蛙分别以:A1、A2、A3为对称中心继续跳下去.问当电子蛙跳了2009次后,电子蛙落点的坐标是P2009 . |
19. 难度:中等 | |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2).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1,作点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2,作点A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3,作点A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4,…按此规律,则点A8的坐标为 . |
20. 难度:中等 | |
点A(-2,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21. 难度:中等 | |
点A(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22. 难度:中等 | |
已知点A(3,n)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那么n的值为 ,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4,AB=5,BC=6,点P是AB上一个动点,当PC+PD的和最小时,PB的长为 .![]()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沿△ABC的中线OC将△COA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若CD恰好与MB垂直,则tanA的值为 .![]()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1,OC=2,点D在边OC上且OD=![]()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直线PD与矩形对角线AC交于点M,使得△DM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抛物线y=-x2经过怎样平移,才能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D和点E(点E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ODE沿DE折叠后点O落在边AB上O′处. ![]() |
26. 难度:中等 | |
如图,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OA、OC的长满足![]() (1)求B、C两点的坐标; (2)把△ABC沿AC对折,点B落在点B′处,线段AB′与x轴交于点D,求直线BB′的解析式; (3)在直线BB′上是否存在点P,使△ADP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矩形ABCD的边AB、AD分别在x轴、y轴上,点A与坐标原点重合,且AB=2,AD=1. 操作: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A落在边DC上. 探究: (1)我们发现折痕所在的直线与矩形的两边一定相交,那么相交的情形有几种请你画出每种情形的图形;(只要用矩形草稿纸动手折一折你会有发现的!) (2)当折痕所在的直线与矩形的边OD相交于点E,与边OB相交于点F时,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①求b与k的函数关系式; ②求折痕EF的长(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k的取值范围. ![]()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直线y=-![]() (1)求点C的坐标; (2)把△ABO沿直线AC翻折,点B落在点D处,点D是否在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说明理由; (3)连接CD,判断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说明理由. ![]() |
29. 难度:中等 | |
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将边BC折叠,使点B落在边OA的点D处.已知折叠CE=5![]() ![]() (1)判断△OCD与△ADE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2)求直线CE与x轴交点P的坐标; (3)是否存在过点D的直线l,使直线l、直线CE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直线CE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其解析式并画出相应的直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30. 难度:中等 | |
点P(1,a)在反比例函数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