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ABC中,点D在AC上,点E在BC上,且DE∥AB,将△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CD′E′(使∠BCE′<180°),连接AD′、BE′,设直线BE′与AC、AD′分别交于点O、E. (1)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 ![]() (2)若△ABC满足∠ACB=60°,AC= ![]() ![]() ![]() ![]() |
2. 难度:中等 | |
填空或解答:点B、C、E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直线CE的同侧,AB=AC,EC=ED,∠BAC=∠CED,直线AE、BD交于点F. (1)如图①,若∠BAC=60°,则∠AFB=______;如图②,若∠BAC=90°,则∠AFB=______; (2)如图③,若∠BAC=α,则∠AFB=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将图③中的△ABC绕点C旋转(点F不与点A、B重合),得图④或图⑤.在图④中,∠AFB与∠α的数量关系是∠AFB=90° ![]() ![]()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在Rt△ABC中,∠BAC=90°,AB=AC=![]() ![]() (1)求∠ACE′的度数; (2)求证:四边形ABCD′是梯形; (3)求△AD′M的面积. ![]()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BC=90°,点P在AC上,将△ABP绕顶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BQ. (1)求∠PCQ的度数; (2)当AB=4,AP:PC=1:3时,求PQ的大小; (3)当点P在线段AC上运动时(P不与A、C重合),请写出一个反映PA2,PC2,PB2之间关系的等式,并加以证明. ![]()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若把△ADE绕着点E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FE. (1)请指出图中哪些线段与线段CF相等; (2)试判断四边形DBCF是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 ![]()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1,已知△ABC中,AB=BC=1,∠ABC=90°,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D放在AC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DE,长直角边为DF),将直角三角板DEF绕D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在图1中,DE交AB于M,DF交BC于N.①证明DM=DN;②在这一过程中,直角三角板DEF与△ABC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MBN,请说明四边形DMBN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是如何变化的;若不发生变化,求出其面积; (2)继续旋转至如图2的位置,延长AB交DE于M,延长BC交DF于N,DM=DN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继续旋转至如图3的位置,延长FD交BC于N,延长ED交AB于M,DM=DN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写出结论,不用证明.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n°后得到正方形AEFG,边EF与CD交于点O. (1)以图中已标有字母的点为端点连接两条线段(正方形的对角线除外),要求所连接的两条线段相交且互相垂直,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互相垂直的理由;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重叠部分(四边形AEOD)的面积为 ![]() ![]() |
8. 难度:中等 | |
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2,4),B(4,2).C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格点,由点C与线段AB组成一个以AB为底,且腰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 (1)填空:C点的坐标是______,△ABC的面积是______; (2)将△ABC绕点C旋转180°得到△A1B1C1,连接AB1、BA1,试判断四边形AB1A1B是何种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请探究:在x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不必写出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9. 难度:中等 | |
图1是边长分别为![]() (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得到△CDE,连接AD,BE,CE的延长线交AB于F(图2). 探究:在图2中,线段BE与AD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将图2中的△CDE,在线段CF上沿着CF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CDE设为△PQR(图3). 探究:设△PQR移动的时间为x秒,△PQR与△AF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 |
10. 难度:中等 | |
已知:在Rt△ABC中,AB=BC,在Rt△ADE中,AD=DE,连接EC,取EC的中点M,连接DM和BM. (1)若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AB上且与点B不重合,如图1,探索BM、DM的关系并给予证明; (2)如果将图1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小于45°的角,如图2,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不 ![]() |
11. 难度:中等 | |
已知∠AOB=9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 (1)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1),易证:OD+OE= ![]() (2)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OE、OC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 |
12. 难度:中等 | |
![]() (1)试写出图中除AC=BC,OA=OB=OC外其他所有相等的线段; (2)请任选一组你写出的相等线段给予证明. 我选择证明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把正方形ACFG与Rt△ACB按如图(甲)所示重叠在一起,其中AC=2,∠BAC=60°,若把Rt△ACB绕直角顶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斜边AB恰好经过正方形ACFG的顶点F,得△A′B′C′,A B分别与A′C,A′B′相交于D、E,如图(乙)所示. ①△ACB至少旋转多少度才能得到△A′B′C′?说明理由; ②求△ACB与△A′B′C′的重叠部分(即四边形CDEF)的面积(若取近似值,则精确到0.1)? ![]()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图中的△ABC称为格点△ABC. (1)如果A、D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1)和(0,-1),请你在方格纸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直接写出点B、点C的坐标; (2)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等知识,说明图中“格点四边形图 ![]()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等腰Rt△ABC中,P是斜边BC的中点,以P为顶点的直角的两边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E,F,连接EF.当∠EPF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PEF也始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说明理由.![]()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Rt△ABC和Rt△DEF中,∠ABC=90°,AB=4,BC=6,∠DEF=90°,DE=EF=4. (1)移动△DEF,使边DE与AB重合(如图1),再将△DEF沿AB所在直线向左平移,使点F落在AC上(如图2),求BE的长; (2)将图2中的△DEF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点F落在BC上,连接AF(如图3).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它们全等的理由.(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 ![]()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BD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 |
18. 难度:中等 | |
在△ABC中,AB=BC,将△ABC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1B1C1,使点Cl落在直线BC上(点Cl与点C不重合), (1)如图,当∠C>60°时,写出边ABl与边CB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C=60°时,写出边ABl与边CB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 (3)当∠C<60°时,请你在如图中用尺规作图法作出△AB1C1(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再猜想你在(1)、(2)中得出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并说明理由. ![]() |
19. 难度:中等 | |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公共点A,点G.E分别在线段AD、AB上(如图(1)所示),连接DF、BF. (1)求证:DF=BF, (2)若将正方形AEFG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连接DG、BE(如图(2)所示),在旋转过程中,请猜想线段DG、BE始终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 |
20. 难度:中等 | |
将两块含30°角且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摆放.![]() (1)将图1中△A1B1C绕点C顺时针旋转45°得图2,点P1是A1C与AB的交点,求证:CP1= ![]() (2)将图2中△A1B1C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到△A2B2C(如图3),点P2是A2C与AB的交点.线段CP1与P1P2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等量关系,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3)将图3中线段CP1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到CP3(如图4),连接P3P2,求证:P3P2⊥AB.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a,△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这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草图即 ![]()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3,-1)、(-3,-3)、(-3+![]() (1)直接写出点C1、C2的坐标; (2)能否通过一次旋转将△ABC旋转到△A2B2C2的位置?你若认为能,请作出肯定的回答,并直接写出所旋转的度数;你若认为不能,请作出否定的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3)设当△ABC的位置发生变化时,△A2B2C2、△A1B1C1与△ABC之间的对称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①当△ABC向上平移多少个单位时,△A1B1C1与△A2B2C2完全重合并直接写出此时点C的坐标; ②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使△A1B1C1与△A2B2C2完全重合,此时α的值为多少点C的坐标又是什么? ![]() |
23.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解决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格点△A′B′C′是由格点△ABC通过哪些变换方法得到的? (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DEF各顶点坐标,并求出△DEF的面积. ![]()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 (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______度; (2)连接CD,试判断△CBD的形状;______. (3)求∠BDC的度数.______度. ![]()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AD=AE,AB=AC. (1)求证:∠B=∠C; (2)若∠A=50°,问△ADC经过怎样的变换能与△AEB重合? ![]() |
26. 难度:中等 | |
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它的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后能与自身重合(如图),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90度.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相应的括号内填上“真”或“假”). ①等腰梯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180度.(______) ②矩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180°.(______) (2)填空: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为120°的是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六边形;④正八边形. (3)写出两个多边形,它们都是旋转对图形,都有一个旋转角为72°,并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①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______; 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______. ![]() |
27. 难度:中等 |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3,4)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点A1,再将点A1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A2.直接写出点A1,A2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第二象限内的点B(a,b)向右平移m个单位到第一象限点B1,再将点B1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B2,直接写出点B1,B2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c,d)沿水平方向平移n个单位到点P1,再将点P1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P2,直接写出点P2的坐标. |
28. 难度:中等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的两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O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当A点第一次落在直线y=x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边交直线y=x于点M,BC边交x轴于点N(如图). (1)求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 (3)设△MBN的周长为p,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 |
29.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Rt△AOB的两条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y轴的负半轴上,且OA=2,OB=1.将Rt△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把所得的像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CDO. (1)写出点A,C的坐标; (2)求点A和点C之间的距离. ![]() |
30.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直角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第象限,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OA′B′,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已知OB=2,∠BOA=30°. (1)求点B和点A′的坐标; (2)求经过点B和点B′的直线所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并判断点A是否在直线BB′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