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4,-2). (1)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ABC,设AC交X轴于点D,连接BD,证明:OD平分∠ADB; (2)请在X轴上找出点E,使四边形AOCE为平行四边形,写出E点坐标,并证明四边形AOCE是平行四边形; (3)设经过点B,且以CE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抛物线的顶点为F,求直线FA的解析式. ![]()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4![]() (1)在△A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A1CD1是旋转后的新位置(图A),求此AA1的距离; (2)将△ACD沿对角线AC向下翻折(点A、点C位置不动,△ACD和△ABC落在同一平面内),△ACD2是翻折后的新位置(图B),求此时BD2的距离; (3)将△ACD沿CB向左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x(0≤x≤4 ![]() ![]() ![]() ![]() ![]()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1,点A是直线y=kx(k>0,且k为常数)上一动点,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x-h)2+m交直线y=kx于另一点E,交y轴于点F,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B,交直线EF于点C.(点A,E,F两两不重合) (1)请写出h与m之间的关系;(用含的k式子表示) (2)当点A运动到使EF与x轴平行时(如图2),求线段AC与OF的比值; (3)当点A运动到使点F的位置最低时(如图3),求线段AC与OF的比值. ![]() |
4. 难度:中等 | |
已知:如图,二次函数y=x2+(2k-1)x+k+1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O、A两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右边的图象上有一点B,使锐角△AOB的面积等于3.求点B的坐标; (3)对于(2)中的点B,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B=90°?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并求出△POB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1)2-![]() (1)求a的值; (2)以AB为直径画⊙P,问:点D在⊙P上吗?为什么? (3)直线MD与⊙P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矩形EFGH的边EF=6cm,EH=3cm,在▱ABCD中,BC=10cm,AB=5cm,sin∠ABC=![]() (1)在矩形运动过程中,何时矩形的一边恰好通过▱ABCD的边AB或CD的中点. (2)若矩形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D-A-B的路线,以 ![]() (3)在矩形运动过程中,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求出重叠部分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时间t的范围.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重叠部分的面积S=16.5cm2?若存在,求出时间t,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为O,A点坐标为(-4,0),B点坐标为(1,0),以AB的中点P为圆心,AB为直径作⊙P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设M为(1)中抛物线的顶点,求直线MC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试说明直线MC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OAB的顶点A(3,0),B(0,1),O是坐标原点.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得到△ODC. (1)写出C,D两点的坐标; (2)求过C,D,A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此抛物线的顶点M的坐标; (3)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NA=NM?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C(0,4)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交y轴正半轴于点A,AB是⊙C的切线.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Q从O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且动点P、Q从点A和点O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1时,得到P1、Q1两点,求经过A、P1、Q1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及对称轴l; (2)当t为何值时,直线PQ与⊙C相切并写出此时点P和点Q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对称轴l上存在一点N,使NP+NQ最小,求出点N的坐标并说明理由. ![]()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1,设抛物线y=![]()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2)将△ACB绕圆心M顺时针旋转180°,得到三角形APB,如图2.求点P的坐标; (3)有一动点Q在线段AB上运动,△QCD的周长在不断变化时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
11. 难度:中等 | |
已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y=x2+2(a-1)x+a2-2a(其中x是自变量), (1)若点P(2,3)在此抛物线上, ①求a的值; ②若a>0,且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此抛物线没有交点,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一次函数关系式(只需写一个,不要写过程); (2)设此抛物线与轴交于点A(x1,0)、B(x2,0).若x1< ![]() ![]()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直角梯形OBCD中,OB=8,BC=1,CD=10. (1)求C,D两点的坐标; (2)若线段OB上存在点P,使PD⊥PC,求过D,P,C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 ![]()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OB≌Rt△CDA,且A(-1,0)、B(0,2),抛物线y=ax2+ax-2经过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上是否存在两点P、Q,使四边形ABPQ是正方形?若存在,求点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E为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过A、B、E三点作⊙O′,连接AE,在⊙O′上另有一点F,且AF=AE,AF交BC于点G,连接BF.下列结论:①BE+BF的值不变;② ![]() ![]() |
14. 难度:中等 | |
一园林设计师要使用长度为4L的材料建造如图1所示的花圃,该花圃是由四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扇环面组成,每个扇环面如图2所示,它是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弧和延长后通过O点的两条直线段围成,为使得绿化效果最佳,还须使得扇环面积最大. (1)求使图1花圃面积为最大时R-r的值及此时花圃面积, ![]() (2)若L=160m,r=10m,求使图2面积为最大时的θ值. |
15. 难度:中等 | |
已知圆P的圆心在反比例函数y=![]() (1)求经过A、B、C三点的二次函数图象的解析式; (2)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D,问当k为何值时,四边形ADBP为菱形. ![]()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平面上一点P从点M(![]() ![]() (1)在点P运动过程中,试判断AB与y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设点P与直线l都运动了t秒,求此时的矩形OAPB与直线l在运动过程中所扫过的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S.(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6cm,∠DAB=60°,点M是边AD上一点,DM=2cm,点E、F分别从A、C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边AB、CB向点B运动,EM、CD的延长线相交于G,GF交AD于O.设运动时间为x(s),△CGF的面积为y(cm2). (1)当x为何值时,GD的长度是2cm?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线段GF把菱形ABCD分成的上、下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5?若存在,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
18. 难度:中等 | |
在△ABC中,∠C=Rt∠,AC=4cm,BC=5cm,点D在BC上,并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移动;点Q以1.25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过点P作PE∥BC交AD于点E,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秒.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E、DE的长度; (2)当点Q在BD(不包括点B、D)上移动时,设△EDQ的面积为y(cm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x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 ![]()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m,6),B(n,1)为两动点,其中0<m<3,连接OA,OB,OA⊥OB. (1)求证:mn=-6; (2)当S△AOB=10时,抛物线经过A,B两点且以y轴为对称轴,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AB交y轴于点F,过点F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P,Q两点,问是否存在直线l,使S△POF:S△QOF=1:3?若存在,求出直线l对应的函数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3,1),二次函数y=x2的图象记为抛物线l1. (1)平移抛物线l1,使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A,但不过点B,写出平移后的一个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2)平移抛物线l1,使平移后的抛物线过A,B两点,记为抛物线l2,如图2,求抛物线l2的函数表达式; (3)设抛物线l2的顶点为C,K为y轴上一点.若S△ABK=S△ABC,求点K的坐标; (4)请在图3上用尺规作图的方式探究抛物线l2上是否存在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判断点P共有几个可能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1,已知点A1,A2,A3是抛物线y=![]() (1)在图(1)中,若点A1,A2,A3的横坐标依次为1,2,3,求线段CA2的长; (2)若将抛物线改为y= ![]() ![]()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以x轴上点M为圆心,过A、B两点作⊙M与x轴交于另一点C. (1)求⊙M的半径及圆心M的坐标; (2)①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顶点D的坐标; ②求证:DB是⊙M的切线; (3)若半径为1的⊙P与x轴和直线BD都相切,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Rt△ABC中,∠B=90°,∠CAB=30度.它的顶点A的坐标为(10,0),顶点B的坐标为![]() (1)求∠BAO的度数. (2)当点P在AB上运动时,△OPQ的面积S(平方单位)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②),求点P的运动速度. (3)求(2)中面积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S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4)如果点P,Q保持(2)中的速度不变,那么点P沿AB边运动时,∠OPQ的大小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沿着BC边运动时,∠OPQ的大小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沿这两边运动时,使∠OPQ=90°的点P有几个?请说明理由. ![]()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OAB中,∠B=90°,∠BOA=30°,OA=4,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OA′B′,C点的坐标为(0,4). (1)求A′点的坐标; (2)求过C,A′,A三点的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 (3)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O,A,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O的顶点O在原点,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2),点C在第一象限. (1)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 (2)将▱ABCO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OC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如图②,得□DEFG(点D与点O重合).FG与边AB、x轴分别交于点Q、点P.设此时旋转前后两个平行四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的值; (3)若将(2)中得到的▱DEFG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移动的过程中,设动点D的坐标为(t,0),▱DEFG与▱ABCO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写出S与t(0<t≤2)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结果) ![]() |
26.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1的直径OA在x轴上,O1A=2,直线OB交⊙O1于点B,∠BOA=30°,P为经过O、B、A三点的抛物线的顶点. (1)求点P的坐标; (2)求证:PB是⊙O1的切线. ![]()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圆在正方形的内部沿着正方形的四条边运动一周,并且始终保持与正方形的边相切. (1)在图中,把圆运动一周覆盖正方形的区域用阴影表示出来; (2)当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一半时,该圆运动一周覆盖正方形的区域的面积是否最大?并说明理由. ![]() |
28. 难度:中等 | |
已知矩形ABCD中,AB=2,AD=4,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x轴,A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1)写出A,B,C,D及AD的中点E的坐标; (2)求以E为顶点、对称轴平行于y轴,并且经过点B,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求对角线BD与上述抛物线除点B以外的另一交点P的坐标; (4)△PEB的面积S△PEB与△PBC的面积S△PBC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 |
29.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1,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D=OB,BD交OC于点E. (1)求∠BEC的度数; (2)求点E的坐标; (3)求过B,O,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 |
30. 难度:中等 | |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 (1)求线段AB的长; (2)若一个扇形的周长等于(1)中线段AB的长,当扇形的半径取何值时,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如图2,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轴、y轴于C,D两点,垂足为点M,分别求出OM,OC,OD的长,并验证等式 ![]() (4)如图3,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设BC=a,AC=b,AB=c.CD=b,试说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