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 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 ![]()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4x+3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B的坐标为(-1,0).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点P,与A、B、C三点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连接CA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CM把四边形DEO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请求出直线CM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Rt△ABC中,∠C=90°,AC=3,AB=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着P、Q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 (1)当t=2时,AP=______,点Q到AC的距离是______; (2)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 (3)在点E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能否成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当DE经过点C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 ![]() |
4. 难度:中等 | |
已知平行于x轴的直线y=a(a≠0)与函数y=x和函数y=![]() (1)若a>0,且tan∠POB= ![]() (2)在过A,B两点且顶点在直线y=x上的抛物线中,已知线段AB= ![]() (3)已知经过A,B,P三点的抛物线,平移后能得到y= ![]() ![]()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顶点M的坐标为(2,4);矩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D、AB分别在x轴、y轴上,且AD=2,AB=3.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将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0≤t≤3),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如图2所示). ①当t= ![]() ②设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S,试问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交x轴于点A和点B(-2,0),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且线段OC的长度是线段OA的2倍,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过点(0,-5)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N两点,以线段MN为一边抛物线上与M、N不重合的任意一点P(x,y)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请你求出S关于点P的纵坐标y的函数解析式; (3)当0<x≤ ![]() ![]()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二次函数y=x2+px+q(p<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1),△ABC的面积为![]()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过y轴上的一点M(0,m)作y轴的垂线,若该垂线与△ABC的外接圆有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 (3)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8. 难度:中等 | |
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线段OA、OC的长(OA<OC)是方程x2-5x+4=0的两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点D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B不重合),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连接CD,设BD的长为m,△CDE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并求此时D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9. 难度:中等 | |
已知:如图所示,关于x的抛物线y=ax2+x+c(a≠0)与x轴交于点A(-2,0)、点B(6,0),与y轴交于点C. (1)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 (2)在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四边形ABDC为等腰梯形,写出点D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 (3)在(2)中的直线AD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x轴上有一动点Q.是否存在以A、M、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10. 难度:中等 | |
已知直线l:y=-x+m(m≠0)交x轴、y轴于A、B两点,点C、M分别在线段OA、AB上,且OC=2CA,AM=2MB,连接MC,将△ACM绕点M旋转180°,得到△FEM,则点E在y轴上,点F在直线l上;取线段EO中点N,将ACM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PMG,其中P与A为对称点.记:过点F的双曲线为C1,过点M且以B为顶点的抛物线为C2,过点P以M为顶点的抛物线为C3. (1)如图,当m=6时,①直接写出点M、F的坐标,②求C1、C2的函数解析式; (2)当m发生变化时,①在C1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②若C2、C3中的y都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写出x的取值范围. ![]()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在△ABC中,∠A=90°,BC=10,△ABC的面积为25,点D为AB边上的任意一点(D不与A、B重合),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设DE=x,以DE为折线将△ADE翻折(使△ADE落在四边形DBCE所在的平面内),所得的△A'DE与梯形DBCE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y. (1)用x表示△ADE的面积; (2)求出0<x≤5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求出5<x<10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4)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矩形OABC沿AE折叠,使点O恰好落在BC上F处,以CF为边作正方形CFGH,延长BC至M,使CM=|CE-EO|,再以CM、CO为边作矩形CMNO. (1)试比较EO、E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令m= ![]() (3)在(2)的条件下,若CO=1,CE= ![]() ![]() (4)在(3)的条件下,若抛物线y=mx2+bx+c与线段AB交于点P,试问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K,使得以P、B、K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F相似?若存在,请求直线KP与y轴的交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13. 难度:中等 | |
已知:t1,t2是方程t2+2t-24=0的两个实数根,且t1<t2,抛物线y=![]()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x,y)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四边形OPAQ是以OA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OPAQ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平行四边形OPAQ的面积为24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OPA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1,抛物线y=x2-2x+k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图2、图3为解答备用图]![]() (1)k=______,点A的坐标为______,点B的坐标为______; (2)设抛物线y=x2-2x+k的顶点为M,求四边形ABMC的面积; (3)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四边形ABD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在抛物线y=x2-2x+k上求点Q,使△BCQ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x2-1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过点A作AP∥CB交抛物线于点P,求四边形ACBP的面积; (3)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M作MG⊥x轴于点G,使以A、M、G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 ![]()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抛物线F:y=ax2+bx+c的顶点为P,抛物线F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OP交于点B.过点P作PD⊥x轴于点D,平移抛物线F使其经过点A、D得到抛物线F′:y=a′x2+b′x+c′,抛物线F′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1)当a=1,b=-2,c=3时,求点C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 (2)若a、b、c满足了b2=2ac ①求b:b′的值; ②探究四边形O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抛物线y=a(x+3)(x-1)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右侧),过点A的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点C的坐标为(-2,6). (1)求a的值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P是线段AC上一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 ①求线段PM长度的最大值; 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CMP与△APN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不必写解答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18. 难度:中等 | |
![]() (1)求点B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CP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Rt△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 ![]() ![]()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ABC沿AC折叠后得到点B的对应点B',求证:四边形AOCB'是矩形,并判断点B'是否在(1)的抛物线上. (3)延长BA交抛物线于点E,在线段BE上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PADF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
20. 难度:中等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1)2+c(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M,若直线M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3,与x轴的交点为N,且cos∠BCO=![]()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点C的点P,使以N、P、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以NC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MC于点Q.若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上下平移,使抛物线与线段NQ总有公共点,则抛物线向上最多可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向下最多可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CD∥AB,∠ABC=90°,∠DAB=60°,AD=2,CD=4.另有一直角三角形EFG,∠EFG=90°,点G与点D重合,点E与点A重合,点F在AB上,让△EFG的边EF在AB上,点G在DC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AB方向向右运动,如图②,点F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在上述运动过程中,请分别写出当四边形FBCG为正方形和四边形AEGD为平行四边形时对应时刻t的值或范围; (2)以点A为原点,以AB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A垂直于AB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③所示的坐标系.求过A,D,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探究:延长EG交(2)中的抛物线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时刻t使得△ABQ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0,-4),将△A′B′O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ABO,点A′的对应点是点A,点B′的对应点是点B. (1)写出A,B两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 (2)将△ABO沿着垂直于x轴的线段CD折叠,(点C在x轴上,点D在AB上,点D不与A,B重合)如图②,使点B落在x轴上,点B的对应点为点E.设点C的坐标为(x,0),△CDE与△ABO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①试求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包括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当x为何值时,S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C,使得△AD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3. 难度:中等 | |
已知二次函数过点A(0,-2),B(-1,0),C(![]()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点M(1, ![]() (3)过点M(1, ![]() ![]()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AC、BC,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3,0)、C(0,![]() (1)求实数a,b,c的值; (2)若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BC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连接MN,将△BMN沿MN翻折,B点恰好落在AC边上的P处,求t的值及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B,N,Q为项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抛物线y=ax2-x-![]() (1)求a的值; (2)求点F的坐标. ![]() |
26. 难度:中等 | |
如图,直线y=-![]() ![]()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2)中S的最大值. (4)当t>0时,直接写出点(4, ![]()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某产品标志的截面图形由一个等腰梯形和抛物线的一部分组成,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20cm,DC=30CM,∠ADC=45度.对于抛物线部分,其顶点为CD的中点O,且过A、B两点,开口终端的连线MN平行且等于DC. (1)如图①所示,在以点O为原点,直线OC为x轴的坐标系内,点C的坐标为(15,0),试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标志的高度(即标志的最高点到梯形下底所在直线的距离); (3)现根据实际情况,需在标志截面图形的梯形部分的外围均匀镀上一层厚度为3cm的保护膜,如图②,请在图中补充完整镀膜部分的示意图,并求出镀膜的外围周长. ![]()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1,0),B(3,0),C(0,3)三点,其顶点为D,连接BD,点P是线段BD上一个动点(不与B、D重合),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如果P点的坐标为(x,y),△PBE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过点P作x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把△PEF沿直线EF折叠,点P的对应点为P′,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并判断点P′是否在该抛物线上. ![]() |
29. 难度:中等 | |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4x+k-1=0有实数根,k为正整数. (1)求k的值; (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将关于x的二次函数y=2x2+4x+k-1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y= ![]() ![]() |
30. 难度:中等 | |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作CE⊥CD交AD于点E,将线段EC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如图1) (1)在图1中画图探究: ①当P为射线CD上任意一点(P1不与C重合)时,连接EP1;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G1.判断直线FG1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②当P2为线段DC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连接EP2,将线段EP2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G2.判断直线G1G2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若AD=6,tan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