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A.6 B.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
|
| 3. 难度:简单 | |
|
在下列四个黑体字母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
| 4. 难度:简单 | |
|
分别写有数字0,-1,-2,1,3的五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 A.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四个立体图形如图摆放,其中主视图为圆的是( ) A.
|
|
| 6.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Rt△ABC中,∠C=90°,AB=2BC,则sinB的值为( )
A.
|
|
| 7. 难度:简单 | |
|
把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y=(x-2)2+3 B.y=(x+2)2+3 C.y=(x-2)2-3 D.y=(x+2)2-3
|
|
| 8.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一定是点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
| 9. 难度:简单 | |
|
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 与a、b、c分别交于点A、C、E、B、D、F,AC=4,CE=6, BD=3,则BF=( )
A. 7; B. 7.5; C. 8; D.8.5;
|
|
| 10. 难度:简单 | |
|
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面积达258 000平方米,258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
|
| 11. 难度:简单 | |
|
函数y=
|
|
| 12. 难度:简单 | |
|
分解因式:
|
|
| 13. 难度:简单 | |
|
计算:
|
|
| 14. 难度:简单 | |
|
方程
|
|
| 15. 难度:简单 | |
|
已知反比例函数y=
|
|
| 16. 难度:简单 | |
|
已知三角形两边为3和5,且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为 .
|
|
| 17. 难度:简单 | |
|
已知某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cm、4cm、5cm, 则它的外接圆半径是_______cm.
|
|
| 18. 难度:简单 | |
|
如图,函数y=ax-1的图象过点(1,2),则不等式ax-1>2的解集是 .
|
|
| 19. 难度:简单 | |
|
如图,点G是△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AG⊥GC,AC=4,那么BG的长为 ___________.
|
|
| 20. 难度:中等 | |
|
(本题满分6分) 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
|
| 21. 难度:简单 | |
|
(本题满分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将△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
|
| 22. 难度:简单 | |
|
(本题满分6分) 已知:如图,点F,C在BD 上, 求证:
|
|
| 23. 难度:中等 | |
|
(本题满分6分) 手工课上,小明准备做一个形状是菱形的风筝,这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恰好为60cm,菱形的面积S(单位:cm2)随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x(单位:cm)的变化而变化. (1)请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是多少时,菱形风筝面积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参考公式:当x=-
|
|
| 24. 难度:中等 | |
|
(本题满分8分) 哈尔滨市某校七年级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每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调查和统计,统计表如下,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经知A、B两组发言人数直方图高度比为1∶5.
请结合图中相关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2)求出C组的人数并补全直方图. (3)该校七年级共有250人,请估计全年级每天在课堂上发言次数不少于15次的人数.
|
|
| 25. 难度:中等 | |
|
(本题满分8分) 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召,某小区计划购进A、B两种树苗共17棵,已知A种树苗每棵80元,B种树苗每棵60元. (1)若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1220元,问购进A、B两种树苗各多少棵? (2)若购买的A种树苗的数量大于B种树苗的数量,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
|
|
| 26. 难度:困难 | |
|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1)求b的值. (2)动点C从A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x轴的正半轴运动,动点D从B点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y轴的正半轴运动.运动时间为t(t>0),过A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CD于点P,过P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F,设线段BF的长为d(d>0),求d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作⊙A,过点C作不经过第三象限的直线l与⊙A相切,切点为Q, 直线l与y轴交于点E,作QH⊥AE于H,交x轴于点G,是否存在t值,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