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A、2 B、-2 C、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 A、
|
|
| 3. 难度:简单 | |
|
估算 A、在7和8间 B、在8和9之间 C、在9和10之间 D、在10和11之间
|
|
| 4. 难度:简单 | |
|
A、
|
|
| 5. 难度:简单 | |
|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 ) A、10 B、13 C、17 D、13或17
|
|
| 6. 难度:简单 | |
|
方格纸中,每个小格顶点叫做一个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有两个格点三角形△ABC、△DEF,下列说法中成立的是( ) A、∠BCA=∠EDF B、∠BCA=∠EFD C、∠BAC=∠EFD D、这两个三角形中,没有相等的角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ABC中,△ADE的周长为8,DH为AB的中垂线,EF垂直平分AC,则BC的长为( )
A、4 B、6 C、8 D、16
|
|
| 8. 难度:简单 | |
|
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50°,则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A、65°,65° B、50°,80° C、50°,50° D.65°,65°或50°,80°
|
|
| 9. 难度:简单 | |
|
如图,AB=CD,AC=BD,且AC交BD于点O,在原图形的基础上,用SSS证明△AOB≌△COD,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A、OB=OC B、∠A=∠D C、 ∠B=∠C D、 AB∥CD
|
|
| 10. 难度:简单 | |
|
如图,AC=BC,AD=BD,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CO=DO B、AO=BO C、AB⊥CD D、△ACO≌△BCO
|
|
| 11. 难度:简单 | |
|
如图,将等腰△ABC沿DE折叠,使顶角顶点A落在其底角平分线的交点F处,若BF=DF,则∠C的度数为( )
A、60° B、72° C、75° D、80°
|
|
| 12. 难度:简单 | |
|
如图,△ABC中,∠ABC=2∠C, BD平分∠ABC, 在BC上取点E,使连接AE交BD于点F,下列四个结论:(1)AC—BD=DE;(2)AC=2BF;(3)∠BAE—∠C=∠AED;(4)若AB=AG,且AB⊥AG,AG交BD于点H,则BE—EG=HG;其中正确结论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
|
| 13. 难度:简单 | |
|
|
|
| 1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数:
|
|
| 15. 难度:简单 | |
|
如图,已知△ABC中,AB=AC,∠C=30°,AB⊥AD,AD=2cm,则BC的长为 。
|
|
| 16. 难度:简单 | |
|
如图,将△
|
|
| 17. 难度:简单 | |
|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为 。
|
|
| 18. 难度:简单 | |||||||||||||||||||||||||
|
据方格中数字规律,则a+b= 。
|
|||||||||||||||||||||||||
| 19. 难度:简单 | |
|
计算:
(-2)
|
|
| 20. 难度:简单 | |
|
如图,BE=CF,∠B=∠DEF,∠ACB=∠F,求证:△ABC≌△DFE.
|
|
| 21.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在图中作出 (2)分别写出点 (3)
|
|
| 22. 难度:简单 | |
|
如图,若
|
|
| 23. 难度:简单 | |
|
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是2x―3和5―x,求
|
|
| 24. 难度:简单 | |
|
如图,在△ABC中,AB=AC,∠ABD=60°,∠ABC >60°,2∠ADB=180°-∠BDC. 求证:AB=BD+DC.
|
|
| 25. 难度:简单 | |
|
等腰Rt△ABC中,∠BAC=90°,点A、点B分别是x轴、y轴两个动点,直角边AC交x轴于点D,斜边BC交y轴于点E。 (1)如图(1),若A(0,1),B(2,0),求C点的坐标; (2)如图(2), 当等腰Rt△ABC运动到使点D恰为AC中点时,连接DE,求证:∠ADB=∠CDE; (3)如图(3),在等腰Rt△ABC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若满足BD始终是∠ABC的平分线,试探究:线段OA、OD、BD三者之间是否存在某一固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