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应选择下列地图类型中的 A.地形图 B.交通图 C.行政图 D.导游图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3. 难度:简单 | |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45°纬线 D. 回归线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地点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两个条件是( ) A.10°N,180° B.40°N,15°W C.35°S,10°W D.75°N,165°E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条登山线路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6. 难度:简单 | |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 A. 欧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火山爆发而成 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
7. 难度:简单 | |
目前我国大城市经常发生的堵车现象,会加剧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物种减少 C.雾霾天气 D.土地沙漠化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天气符号的判读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均正确的是() A. C.
|
9. 难度:简单 | |
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6℃,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666米 C.1000米 D.2000米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 ) A. 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B. 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 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 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人口越少越好 C.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 D.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12. 难度:简单 | |
家里来了一位宗教客人随身带着《圣经》,他信仰的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
13. 难度:简单 | |
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同时向南走,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
14.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 B.汉语、英语 C.汉语、法语 D.英语、阿拉伯语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几种搭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平顶屋 B.中国黄土高原--冰屋 C.中国南方--窑洞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
16. 难度:简单 | |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 (2)从沿海和内陆看,人口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地区。 (3)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亚洲____和___地区,另外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4)B、C、D处人口密度在10以下,其主要原因是B处______,C处_______,D处________。
|
17. 难度:困难 |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当位置标注地球公转方向________,当地球公转到②、③之间时,说出B、C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这里的植被以__________为主。 (3)A地的降水类型多以_________为主,该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 (4)D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此地出现_________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