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2. 难度:中等 | |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B.魏格纳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的形状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 B.地球仪上的纬线都可平分地球 C.所有的纬线(除南北极点外)都是圆,可称作纬线圈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
4. 难度:困难 | |
在下面四幅纬线图中,位于南半球和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
5. 难度:简单 | |
有比例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③图表示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③图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的是 A.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日月星晨的东升西落 B. 四季的变化 C.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D. 不同经度地区时间的差异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极地地区的酷寒、干燥、烈风 D.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上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表面分布了海洋和陆地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
10. 难度:中等 | |
读咸阳某日的天气预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可能会出现霜冻现象 B.该日的风力大小为8级 C.该日适合组织登山活动 D.该日天气阴转大雨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明天大风降温 C.东边日出西边雨 D.一年四季如春
|
12. 难度:中等 | |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最高气温大致出现在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该日气温日较差为 A.15.C B.7℃ C.31℃ D.25℃
|
13. 难度:简单 | |
小强起床后,打开手机看到了当天的天气预报: A.羽绒服 B.短袖衫 C.毛衣 D.羊绒大衣
|
14. 难度:中等 | |
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
15. 难度:中等 | |
读北半球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全年多雨 B.②地常年湿润 C.③地夏季多雨 D.④地冬季少雨
|
16.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
17. 难度:简单 | |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18. 难度:中等 | |
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 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 增长 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D.不同国家可以根据自己国情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 A. 欧洲西部 B. 两极地区 C. 亚洲东部和南部 D. 北美洲东部
|
22. 难度:简单 | |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
23. 难度:中等 | |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2017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0.71%,则2017年度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0.3% B.0.03% C.1.72% D.3.0%
|
24. 难度:中等 |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G处表示的地形是____。 (2)B、H两点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CD线与EF线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甲山位于乙山的____方向。 (4)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若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 (5)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____处。
|
25. 难度:中等 | |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洲,B____洲,C____洲,D____洋。 (2)图中E为____运河,它是C大洲与____洲的分界线。 (3)各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洲,最寒冷的____洲,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洋。 (4)图中NOS弧线的经度是____。
|
26. 难度:中等 | |
案例探究:探究亚欧两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 (1)现象: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____气候:②是____气候。③是____气候。 (2)小结: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是____。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 (3)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为____气候和____气候;北纬30°-60°的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为____气候。 (4)小结: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5)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比东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气象工作者在上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处的气温大约是____℃;降水在迎风坡和背风坡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____。 (6)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____、____等。
|
27.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主要人种:A地主要是____人种,B地主要是____人种,C地的原住居民是____人种,E地主要是____人种。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主要语言:B地主要讲____语,D地所在的大洲大部分国家讲____语,G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____语,F地主要讲____语。 (3)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语。 (4)F地居民信仰____宗教。
|
28.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全世界而言,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国家,达 万亿凑元。 (2)人均国民收入最低的是 (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国家,这一类型的国家 洲最多。 (3)中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那么,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约为中等收入国家的 倍。 (4)(1)—(3)题中反映的问题是 。 (5)请举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