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回答下列各题。

1.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社会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

③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④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因为优秀文化  

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         

A.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C.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09年10月11日,李长春在看望刘义权同志的家属和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指出,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泪下,平凡中见伟大,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格。38年来,刘义权同志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党和军队档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患绝症仍牢记使命,心系大局,以顽强的意志坚守在档案工作第一线,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不愧为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先进战士,不愧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先锋。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2)请分析材料体现的人生价值观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国6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基本情况

项目

年份

生产总值

(亿元)

财政

收入

(亿元)

卫生

机构

(个)

病房

(间)

卫生技

术人员

(人)

工业总

产值

(亿元)

粮食产量

(万吨)

1952

57.9

7.7

1176

5711

17877

5.4

1581

2006

/

/

15463

425361

485766

/

/

2007

/

/

/

/

/

19008

7321

2008

30626

2684

/

/

/

/

/

——材料来源:200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二  2009年9月29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指出,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施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大力促进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谈谈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暄;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林。”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68279/70447) 首页 上一页 68274 68275 68276 68277 68278 68279 68280 68281 68282 68283 6828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