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一:李嘉图提出:商品的价值与投在它们生产上的劳动成比例;这里的劳动不仅包括投在商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也包括投在实现该劳动所需要的一切器具或机器上的劳动。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一切商品,不论是工业制成品、矿产品还是土地产品,规定其价值的永远不是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时用的较小量劳动,而是不享有这种便利的人进行生产时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 上述材料表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哪些贡献?
|
|
|
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求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2)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
|
|
|
现阶段,在我国人大代表选举中,进行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是
|
|||||
|
在2008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人说这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10分)
|
|
|
在某市召开的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本市该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市财政局长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了代表的提问。人大代表在此行使的权力是
|
|||||
|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能的是
|
|||||
|
我国的国体、政体分别是
|
|||||
|
材料一:2009年9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谈四点主张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第四,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材料二:胡锦涛呼吁各国要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并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将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包括无偿援助、债务减免、贸促援助。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中国怎样才能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的贡献?(6分) (2)结合材料,说明胡锦涛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6分)
|
|
|
为期2天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倡议……承诺共同采取综合性中长期措施,保障粮食安全,继续对受灾国家重建给予帮助,并开展灾害管理和重建方面的相关合作;会议还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与文明和谐相处、推动不同信仰间的理解和交流方面进一步形成了共识。上述共识与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相一致的是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
|||||
|
自1990年至今,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多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④维和行动有利于扩大中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