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化改革也是法治化改革。市场化改革中,要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国家履行好 A.政治建设职能 B.经济建设职能 C.文化建设职能 D.生态建设职能
|
|
“中国制造”遍布世界,但贸易摩擦也日益严重。我国出口企业应当 ①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培育自主品牌 ②熟悉和利用好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产品注入“中国元素” ④通过价格竞争、数量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
|
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实现大幅增长,共有329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交易总额为665亿美元,同比增加24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A.是我国企业更好地利用外资的表现 B.是我国实施贸易保护、确保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 C.将会增强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D.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
|
2012年12月25日,中央政府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在电煤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时,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采取干预措施。该意见 ①表明国家运用计划手段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②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宏观调控 ④说明电煤价格最终应当由国家规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
|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国家可以实施 ①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的财政政策 ③宽松的货币政策 ④从紧的货币政策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
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重要的是 A.使发展成果的再分配更加公平 B.依靠国家财政建立健全高水平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C.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条件获得发展的机会 D.实现国民经济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
|
人人有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将会 A.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C.消除收入上的贫富差距 D.使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
|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C.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
|
中央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增速连年超过20%,2012年全国研发经费逾9000亿元,巨大的研发投入带来了自主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这表明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C.财政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 D.财政能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
|
社会生产过程必须有多种要素的参与,其中,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的是 A.劳动者的素质 B.科学技术水平 C.企业家的才能 D.资本充盈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