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2011年10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从骨髓中提取的干细胞制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红细胞。在未来20年,计划每年生产约113万升的“人造血”来满足国家医用需求。这说明人类: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联系的前提条件②在改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③能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事物之间新的联系④能使骨髓和干细胞之间建立有利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
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根据“旅行家们的记述”,推断亚洲没有温带,只有炎热与严寒,并据此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孟德斯鸠通过他人记述了解中国气候,是不可取的 ②孟德斯鸠依据他人记述推断中国气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
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既是一个非常深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这一观点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主要表明: ①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
|
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会上,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的正确解读是: ①“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要先“反本”,才能后“开新”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2012年2月3日,2011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评选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2012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在文化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③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