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A.铸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黄金
|
|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 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 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 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 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
|
某拆迁安置小区刚封顶的楼房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被全部拆除。初步调查显示,施工使用的新材料煤矿石砖不合格是造成楼房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些煤矿石砖 A.是商品,具有部分使用价值和价值 B.不具有应用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 C.是劳动产品,并用于交换,是商品 D.是不是商品关键是要看能否卖出去
|
|
材料一 我国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材料二 2012年11月16日,某电器公司人事经理与陈某签订《劳动协议》,约定由陈某负责输送一批员工到该公司从事电器安装工作。2013年1月19日,该公司认为员工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于是张贴公告与该批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员工在两天内结算工资离厂,但员工不同意,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到7月31日并长期在厂内聚集,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9分) (2)结合材料说明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分)
|
|
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学习了《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知识后,联系当前实际,开展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的大讨论,取得良好效果。某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整理出如下表格,请您结合所学知识帮助该生完成这张表格。(8分) 企业发展应具备的经营意识及其经济学依据表格
|
|||||||||||||
某校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兴趣小组对“当代中学生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下是他们这次调查得出部分结论: 结论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的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及动向,如今越来越引起了生产产家的关注。 结论二 中学生的消费有向享受型、高档型、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的趋势。 请结合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试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结论一的内容。(6分) (2)请你谈谈对中学生中存在的这种消费观的认识。(8分)
|
|
材料一 2012年秋,东北三省连续的强降雨,导致玉米产量锐减。再加之高油价使得运输成本再度增加,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的“连锁反应”表现明显。 材料二 玉米价格上涨,饲料价格必涨。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前后,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此起彼伏的上涨。一轮接着一轮农产品涨价与饲料价格不无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玉米价格上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6分)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强调尊重劳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要尊重劳动,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③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④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
随着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我国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资本为主,国有文化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实现了文化产业的繁荣。这说明 A. 公有资本必须在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C. 非公有资本更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 D.国有经济必须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
|
2013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对此,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有利于 A.消除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增长 B.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C.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改变就业中性别、学历等歧视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