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2013年8月1日,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扩大试点。“营改增”从制度上解决了过去“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环环征收,层层抵扣”的良好状态,新税制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国际惯例。之所以要“营改增”,是因为(     )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这一改革可以拓宽财政收入的渠道

C.任何改革都是从“顶层设计”开始的

D.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李克强上任总理以来,面对地方债隐现危机、贸易壁垒增加、热钱出逃、银行钱荒等严峻考验,在“百日新政”中,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力促发展模式转型,有媒体和学者将李克强采取的这套动作称之为“李克强经济学”。下列措施符合“李克强经济学”的是(     )

①强调政府与市场“换手”,政府不越位、不缺位,政府减少微观干预 

②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整国内利益分配,依靠利益分配引导资源配置  

③强化投资型政府角色,刺激经济增长  

④调整当前的分税制度,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财权,加强监督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分配率”,即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A.我国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          

B.降低国家和企业分配比例迫在眉睫

C.要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D.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当前,我国企业海外收购风起云涌。中海油、三一重工等公司接连‘出海。仅在2012年,我国就完成了横跨能源、机械、汽车多领域收购。这些收购案不仅规模较大,而且涉及行业广泛。上述做法(    )

①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②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③有利于树立了我国企业海外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

 

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用图甲和图乙两个曲线示意图来表示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QA)受其相关商品价格(PB)变动的影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汽油价格变动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甲

②猪肉价格变动对牛肉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乙

③火车票价格变动对飞机乘坐率的影响符合图甲

④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对宾馆入住率的影响符合图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世界许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6万多家,外商直接投资约1.3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6个。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依据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上述做法的原因。(9分)

 

为落实治堵措施“28条”,实现公交优先战略,北京市正积极规划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拥堵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开辟更多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是继限购小桥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依据大气污染法征收环境污染费后,北京市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治堵措施。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北京市政府是如何治理道路拥堵现象的?(6分)

(2)北京市政府为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问计于民”,许多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积极出谋划策。请分析上述政治行为主体是怎样影响政府决策的?(12分)

 

环境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13分)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2分)

 

《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齐国大臣邹忌形体容貌光彩美丽,但与城北的徐公相比,略逊一筹。当他知道他的妻、妾、客因各自的私心而蒙蔽他,说他比徐公美后,就上朝拜见齐威王,说:“如今齐国的官吏百姓没有谁不怀私心而有求于您的,因此,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深啦!”齐威王听了就下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可得到中等奖赏;在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之后,齐国的群臣百姓纷纷进谏,国家也因此日益强盛。据此回答。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层面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行使质询权   ②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

③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自觉接受问责制   ④公民应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中国国家利益频遭侵犯:“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人权问题”、“贸易制裁”等,对此,中国政府坚决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下列属于维护我国政治利益的是

①维护我国的统一与独立

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巩固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60272/70447) 首页 上一页 60267 60268 60269 60270 60271 60272 60273 60274 60275 60276 6027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