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据此回答

1.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组合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具有包容性    D.具有地域性

 

2013年7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题为《神剧不见了 选秀节目扎堆 暑期综艺不唱不行》的文章。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应该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以满足全体民众的需要为目标

③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洋溢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传统文艺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4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启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部署在全社会大力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这是基于

①激励干部群众立足本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那本书?男:是苏有朋的新歌,对吗?这对小青年的对话反映了

①不同的人思维方式肯定不同  ②我国存在严重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危机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必须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中国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赢得世界殊荣,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大众文化始终发挥着导向和示范作用

 

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罗阳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他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说明

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某县文体中心精彩呈现。佳节时刻,象征着团圆的明月高高挂在夜空中,海内外同胞团圆的情怀也随着月光洒向神州大地。民族节日是

A.民族精神的火炬                    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民族的凝固的艺术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

B.2013年6月,日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

C.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D.2013年4月21日,扬州举行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14分)城市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强音。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提炼和践行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材料一  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城市自身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是对这些因素的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既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精神提炼过程中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6分)

材料二  某省著名企业弘扬“诚信、自强、和谐、创新”的城市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提高竞争力。”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8分)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60236/70447) 首页 上一页 60231 60232 60233 60234 60235 60236 60237 60238 60239 60240 6024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