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这说明谣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打击网络谣言,正确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应该

满分5 manfen5.com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③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④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扩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谈到,“政府滥用法律之邪恶,不亚于立法者追逐私利而不可避免导致的腐败。”要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关键是

A.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B.公民履行依法监督政府的政治性义务

C.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德行操守以杜绝腐败现象

D.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了如何监督检查浪费行为。下列选项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①审计部门加大对政府公款消费的审计力度

②人大依法严格审查批准政府公务支出预算

③政府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信息公开制度

④人民政协对政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进行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主要是为了

A.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树立政府威信

B.建设有限政府,逐步弱化政府职能

C.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市场监管职能

D.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北京市住建委2014年计划推出自住型商品房5万套左右,此类住房价格比周边商品房低30%左右,面向全市符合限购条件的家庭。胸买此类住房后,五年内不得上市交易,五年后上市交易收益的30%上交财政。这一举措

①说明政府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模式

②体现了政府的职能是管理与服务

③说明政府职能转变,扩大了政府职权

④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广东、浙江等地不断推进“参与式预算”改革。参与式预算,是由基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民主恳谈,从而实现预算审查监督的实质性参与。这种做法

A.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践   B.是人大行使决定权和审议权的体现

C.说明公民对重大事项有决策权     D.说明人大和政府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民意调查和公众测验越来越多。去年,“全国假日办”曾两次通过网络征集民众对放假方式的意见。“全国假日办”这样做是因为

A.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B.行使表达权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C.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在逐步扩大

D.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各地创造了大量鲜活的基层民主管理模式,并成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下列属于这种方式的是

A.人大代表同税务部门负责人提出质询

B.专家应邀参加高考改革方案讨论

C.市民在网上参加评议政府的活动

D.村民依法选举村委会主任

 

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我国霾的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回答下列问题。

1.“清洁空气,为美丽北京加油”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网络的方式征集百姓建议。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建言献策”机制将在未来逐步实现常态化,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和智慧。“建言献策”机制的常态化有助于

①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②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④保障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如果你也想为北京“清洁空气”建言献策,除了上述方式外,还可以

①把自己的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      ②旁听北京市“两会”时行使提案权

③向新闻媒体投稿发表自己的方案    ④提请居委会讨论并通过自己的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针对因雾霾造成的误闯红灯现象,南京市交管部门决定不予处罚。同时,提醒车主在特殊天气里,要与前方车辆保持车距,缓慢行驶。如果就此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A.以人为本,服务百姓     B.严格立法,尊重民意

C.公正司法,高效便民     D.权责统一,便民利民

 

近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的提升,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新例证;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有损中国人形象。这说明

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不同       D.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59436/70447) 首页 上一页 59431 59432 59433 59434 59435 59436 59437 59438 59439 59440 5944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