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也成为最热词语之一。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国家必须( ) ①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②控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③增加社会财富,增进民生福祉 ④降低物价水平,关注民生热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右图曲线反映的关系应该是( ) A.价格与需求B. 价格与供给 C.价格与生活水平D.价格与劳动时间
|
|
下表是2013年两个不同时间段人民币外汇牌价(标价方法:人民币元/100外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汇率变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竞争力增强 B.中国对德国出口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 C.中国企业赴美国进行投资设厂更有利 D.中国学生到日本留学需要的费用增加
|
||||||||||||||||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互联网“七条底线”向网民们表达了一种回归常识、回归责任的期待。 有评论认为,今天的互联网不缺“愤青”,因为社会转型期种种复杂问题,有的是“吐槽”的题材,缺的是建议性批评和参与性人格,缺的是推己及人的公共理性。只有守住言论底线,才有言论空间的真正自由,才有理性平和的公共讨论和交流,才有在百家争鸣中缔结意见共同体的可能,才不会用舆情撕裂民情,以舆论冲突加剧现实冲突。这一点,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建,对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运用矛盾分析法,论证“在百家争鸣中缔结意见共同体”的正确性(12分) (2)简述坚守互联网“七条底线”的原因?(6分)围绕“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谈谈个人应如何守住言论底线。(10分)
|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光伏产业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发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它以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特点赢得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光伏产业是为数不多的能与欧美企业相抗衡的优势企业。 材料一 2012年底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发起双反调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对我国多家光伏产业作出了征收31%——250%的反倾销税裁决。中国政府积极应对。2013年7月27日中欧双方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协议。持续10个月的博弈之后,中欧贸易史上涉案最大的贸易摩擦以和解告终。 材料二 2012年以来德国、中国、日本、光伏厂商报价走势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崛起,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摩擦也在增多,如贸易摩擦。我国政府历来主张各国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处理相互关系必须寻求共赢,维护和做大共同利益。同时,坚决反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正义。 (1)针对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几点建议。(12分) (2)结合材料一、三,说明我国政府的做法和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12分)
|
|
2014年元月7日,享年107岁的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逝世。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氏基金会,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达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被冠名为 “逸夫楼”的建筑物,遍布祖国大地。他用伟大的人格力量,打造了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他的人生轨迹 ④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②④
|
|
原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浮萍,不是断线风筝。优秀的原创作品,恰恰是具有历史承继的脱胎换骨与凤凰涅盘。这表明,实现原创需要 ①打破常规坚持否定立场 ②坚持“扬弃”的观点,实现矛盾统一体的破裂 ③克服旧事物建立新事物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古人云:“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而在选人用人上则主张“勿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这一选人用人的原则其哲学依据是 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③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要把握事物的主流,明确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下列选项中与“人死而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A.昌必有衰,兴必有废 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D.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
|
|
“造门贵”“花费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各级党政部门的门卫成为普通群众能否进入政府大门的“过滤器”,那些可能给领导添堵、添乱的平头老百姓绝不能想进就进。改作风要先改“门风”,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门风”和“作风”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门风”和“作风”都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反作用于社会建设 ③“门风”是关键部分,其功能和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门风是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解决矛盾应先主后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