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2004年2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阿尔及利亚总统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发表了有关我国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讲话。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题。

1.胡锦涛指出,中国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信赖的朋友。我们愿在深厚传统友谊和广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这是因为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C、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2.胡锦涛说,长期以来,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长期合作、共同开发原则,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巩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这说明

A、发展中国家完全一致地反对霸权主义   

B、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落后地位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3.胡锦涛强调,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创造和平环境的重要途径。国家间的分歧和矛盾,应通过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对抗或强制手段来解决。由此可知,中国

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在国际关系中切实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③把维护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

④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02年7月9日,非洲联盟宣告正式诞生,取代了39年前为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而宣告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成为非洲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机构。其战略重点从政治斗争转移到社会经济建设,开始了联合迎接挑战与共图和平发展的新纪元。据此回答题。

1.非洲联盟的成立说明

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间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 

③世界经济——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④国家间联盟的趋势在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促进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友好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明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C、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004年2月2日,正在加蓬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蓬国民议会发表题为《巩固中非传统友谊,深化中非全面合作》的重要讲演,全面阐述了中国发展和加强同非洲友好关系的政策主张。据此回答题。

1.胡锦涛主席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非友好合作的传统,从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同非洲各国的全方位合作,并不断开辟新途径,充实新内容。我国同非洲合作的原因是

A、合作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B、当前的国际形势由紧张趋向缓和   

C、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利益   

D、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洲

2.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愿同非洲加强磋商和协调,维护联合国权威,推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中的代表性。之所以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是因为

A、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是由各成员国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

C、联合国对各成员国具有强制性作用           

D、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消费不足1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有16%—18%。据此回答题。

1.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在于

A、某些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政治落后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竞争    D、联合国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指导不够

2.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使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

A、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主要是通过_____进行的

A、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公司                    B、不等价交换

C、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以缓解其经济困难    D、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多处发生连环爆炸,造成至少18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联合国、欧盟议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中、法、英、意、德、美等国纷纷发表声明,对马德里恐怖爆炸事件予以强烈谴责。这次事件再次提醒世人,国际社会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彻底打击恐怖主义。据此回答题。

1.马德里恐怖爆炸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对此纷纷谴责。这表明

A、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B、恐怖主义行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D、打击恐怖主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2.这次事件警示人们: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实际上,在2003年的反恐斗争中,各国之间的合作得到加强。各国之间能够加强合作的原因是

A、各国的利益和力量是不相同的                

B、各国都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职责

C、国际恐怖主义是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各国在反恐问题上有相同的利益要求

 

2003年8月份第一轮北京六方会谈结束以来,中国继续进行外交斡旋,推动第二、三轮六方会谈于2004年2月和6月在北京成功举行。为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解决朝鲜核问题做出了贡献。据此回答题。

1.该会谈成功推进实质讨论,各方表示致力朝鲜半岛无核化。这表明

A、国际关系是变化不定的          B、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C、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     D、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是各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最终目的

2.中国积极推进六方会谈,一贯主张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经济意义上看,这有利于

①我国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  ②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④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本次会谈中国不仅是主办国和参与者,还是“推动者”和“调停者”,为会谈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中国积极推动以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支持和拥护社会主义,反对和排挤资本主义  ②维护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利益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    D、④⑤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交往频繁,国家间竞争激烈,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据此回答题。

1.近年来,经济上强大起来的日本和西欧,已改变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态度。日美经济摩擦加剧,美国与欧盟矛盾突出,美国的指挥棒已不太灵了。这表明

A、和平问题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B、当代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

C、当前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很严峻         D、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欧美在原则问题上基本能协调一致,特别是“9·11”事件后,大西洋两岸再次表现出最高利益的一致性和战略上的合作,双方及时调整了关系。这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国家力量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利益

3.欧美双方在战略协调、国际事务和经贸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分歧,有时甚至是严重对立。欧美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A、维护欧美双方的共同利益                 B、希望世界保持和平与发展的局面

C、维护双方各自的利益                      D、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中俄关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表现在不结盟而又实行战略协作,关系密切而不存在依附性,有利益分歧却能通过协商解决,维护各自尊严和利益而无颠覆对方之心,根据是非曲直处理国际事务而不搞双重标准,重视与超级大国发展关系而又反对单边主义,推进世界多极化而又不谋求霸权。中俄之间有时也难免出现(尤其在经济领域)某种利益上的矛盾或差异,这不但没有造成国家关系的扭曲,更谈不上恶化,相反,经过磋商、磨合,两国关系依然朝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断攀升。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积极发展中俄关系的政治学依据。(12分)

 

时间

内 容

2009.10----2010.10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建议出台之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的意见和建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2010.11---2011.2

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面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草案。

2011.3.5---3.14

“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二五”规划草案,这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形成

十二五”规划纲要诞生过程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知识12分)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梦想由个体梦想汇聚而成,它通过实现个人权利与个人福祉来实现,我们党和政府关注每一个公民个体具体梦想的实现,为个体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可能,个人梦想又可以推动国家发展。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8分)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57112/70447) 首页 上一页 57107 57108 57109 57110 57111 57112 57113 57114 57115 57116 5711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