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下列关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权力是否接受制约和监督是区分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主要标志 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③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
“有一种叮咛叫滴酒莫沾,有一种感觉叫望眼欲穿,有一种期盼叫一路平安,有一种温馨叫合家团圆。”在许多高速公路上,这样一批充满温馨话语的新式交通提示牌取代了传统的“禁止”、“限制”等冷性、强制性词句的交通提示牌,这一细节的变化让人们倍感轻松。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 B.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职能已不重要 C.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D.政府履行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人民服务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这说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④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的斗争,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①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②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调控市场经济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作秀”是群众对一些官员行为的讽刺。2014年3月,媒体曝料某县领导在凌晨“扫大街”,她的“形象照”发布在网上引起网民的强烈质疑。这要求政府及工作人员必须( )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坚持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增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度
|
|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党政各级机关要更加深入基层“接地气”,获取基层群众的声音。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接地气”( ) ①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能切实维护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是政府坚持依法执政的体现 ④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
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法和监督。对政府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 ) 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③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④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
新《环保法》对政府“严格”,表现之一是与干部的考评机制挂钩,本级政府要考评两个对象,一个对象是这级政府当中环保局及其局长的表现。二是下一级政府的政府首长的表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过去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新环保法加强了对政府的严格考评,体现了( )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B.对人民负责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原则 C.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对政府进行严格考评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 )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水平 B.加强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C.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D.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
|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某县政府未经任何程序的审批,强行要求农民把麦田变成果园,用基本农田种植苹果。该县政府违背了依法行政具体要求中的( ) ①合法行政 ②高效便民 ③程序正当 ④权责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下列工作应该由政府来承担的是( ) ①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完善应急管理,提高社会治安治理水平 ③制定基本法律,推动社会管理的法制化 ④规范制度标准,不断加大公共投入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