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安全法》确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规定“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这是基于 ①主权和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③领土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我国在积极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
大力发展核能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近期,中科院成功研发出新型燃料组件及包壳材料,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垄断,实现了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核心技术自主掌握。这表明 A.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B.我国将核能安全技术研发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C.我国重视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D.技术垄断的打破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得到遏制
|
|
2016年1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共同应对朝鲜核试验后的新形势,敦促朝方信守并回到无核化的承诺上来。这体现了我国 A.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决心 B.坚持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C.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D.主导国际秩序的发展趋势
|
|
2016年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指出,历史表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社会相适应,坚持走本土化道路。这一论述体现了我国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引导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③支持和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④支持宗教界对其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
近5年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注入新动力。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成以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惠及百万各族农牧民;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使新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共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这些成就充分证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②只有消除民族差异,才能够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 ④行使高度自治权是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看望赫哲族群众时指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这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我国各民族发展依然不平衡 ③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我国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已化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供给侧改革”成为会场内外的高频词,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这些委员关注“供给侧改革”,体现了 ①协商民主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②政协委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④人民政协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对募捐行为做出规范,纠正了行政强制募捐等乱象,引来社会各界点赞。慈善法叫停强制募捐说明 ①全国人大对社会重大事项做出决定 ②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③全国人大通过立法规范慈善事业 ④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受人大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贵州遵义市遵义县一村民状告贵州省人民政府。2016年4月11日,案件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这是全国首例由副省长出庭应诉的行政案件。副省长出庭应诉说明 ①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逐步提高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 ③政府依法执政意识在不断增强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但“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这启示 ①政府要坚持公正司法 ②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 ③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 ④坚持法治与人治相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