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2016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增速6.9%,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下列对这段话包含的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A.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B.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本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 C.2016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分淸主流与支流 D.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
|
|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曾杰课题小组把金和铜结合,发明了一种光热转变效率高、催化性能好的五角星形新型纳米材料一金铜合金纳米材料。这种被称为“纳米之星”的新型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乳腺癌,从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 ①人可以根据需要来改造世界 ②人可以创造事物之间新的联系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堂、廊、亭、榭等建筑的位置非常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天空、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我国园林设计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把握住联系的条件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期间经历了“一孩”、“双独二孩”、(农村)“一孩半”、“单独二孩”,直到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纵观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实践和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已获得的认识和真理不断被推翻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2016年3月9日至15日,一场在韩国首尔上演的人与机器的围棋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战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对战的双方是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比赛过程中,AlphaGo的表现都堪称完美,最终以4:1击败李世石。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具有人类直觉、想像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③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意识所具有的能动的创造性 ④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劳动满足了人们对于温饱的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更缔造了人类的幸福。清洁工人爱岗敬业,换来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美丽;产业工人爱岗敬业,换来了企业不断发展,为富民强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普通的劳动者都在用平凡却伟大的劳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历史经验论来看,国民的敬业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紧密相关。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劳动者应如何在敬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两年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也迎来了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大修改、大完善期。我国已修改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这将构建起让创造热情竞相迸发、创新动力充分涌流的制度环境,为激发发展活力、鼓励创新创造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修改完善法律的必要性。
|
|
“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中华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