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的是(  

①唇亡齿寒                    ②吐故纳新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尽管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会使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的外部压力,但人民币加入SDR可以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未来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将更加便捷,方便企业和消费者,更有利于稳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慈善法》是鼓励人人行善的,“人人应具善心,善举人人可为;只有人人向善,便能够社会向善;只有人人参与,便能够社会参与”。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慈善的发展:

①总是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符合人民根本利益而具有不可抗拒性

③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④总是处在平衡和统一的变化过程中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某市通过实施“互联网+政务”,实现互联网问政、互联网办事、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审批,使政府变得“聪明”,变得“勤快”,变得“高效”。这体现(  

A.在尊重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认识利用规律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唯一的检验标准

C.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以促进事物整体功能优化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016年3月31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时指出,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应该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积极寻求解决彼此间的分歧,避免误解误判和矛盾升级,防止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大的干扰。中方愿同美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一道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中美之间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过去十几年来,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网络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总之,未来互联网“连接一切”将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互联网+”向我们展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互动与演进,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③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作用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列理念和所列哲学观点相对应的有(  

①树立创新理念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树立协调理念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树立开放理念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树立共享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5年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文明绿色上网等。从方法论看,守则的修订(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了解放思想与突破规律相结合

③坚持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学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弯曲。几十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它的踪迹。这说明(  

①人们在意识活动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推翻固有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北京时间3月14日.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改变形状和大小的新型材料,能造出新型便携式建筑、“动态建筑”,或者能改变形状的车辆,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这种新材料的发明表明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造福人类的前提 

②人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③科技创新可以改变规律         

④人造物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48405/70447) 首页 上一页 48400 48401 48402 48403 48404 48405 48406 48407 48408 48409 4841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