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迎来繁荣期。如今,全国每分钟就诞生7个公司,科技孵化器超过1600个,在孵企业80000家,创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成果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事实上,我国现在70%的企业还没有知识产权。另外,在申请国际专利方面还很不够,应该更多的走出国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意义。
|
|
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如果算上中国企业在第三地的融资再投资,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左右,超过中国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表明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反映( ) ①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③我国把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④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点多面广、规模小、生产粗放是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煤炭工业正处于“调结构”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煤炭工业摆脱症结困扰应该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优化进口结构 ④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
|
2016年以来,北京市不断拓展服务业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与京津冀战略的融合,与自贸区政策集成共享。北京市这些举措( ) ①有助于确立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②有利于提升开放质量和对外经济竞争力 ③通过加快“走出去”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④有助于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纳税诱发纳税人的一种强烈的关怀,关切那含有你血汗钱的事业。税款在交纳的那一时刻起,就转换为一种自觉:这个国家有我一份,时时刻刻考虑这个钱怎么花,花的妥不妥。”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民应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B.通过纳税能培养纳税人的“纳税人”意识 C.税收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D.通过纳税使纳税人成为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此举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物价水平下降,消费需求扩大 B.储蓄收益减少,银行利润增长 C.企业成本增加,优化要素投入 D.国内需求扩大,促进市场繁荣
|
|
马云在其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职位的演讲上说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体系。它在生产经营、日常消费、商务活动等诸多领域源源不断的产生、积累、变化和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作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助于企业 ①及时掌握数据——加速转型升级——避免激烈竞争 ②把握市场动向——定位消费需求——实现适销对路 ③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④制定营销战略——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
|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兴起,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美好。目前,文化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变化趋势有利于 ①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使精神消费逐渐取代物质消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③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扩大我国就业规模和就业容量 ④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
|
如图横轴Q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P表示工资水平。AS为劳动力供给实际变化曲线。当AD1右移至AD3时,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劳动力总供给曲线(AS)的上升阶段,这意味着我国
A.劳动力价格普遍上涨,经济增速放缓 B.企业应改善用工条件,提高劳动待遇 C.应全面放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D.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规模急剧缩小
|
|
从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扩大到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旨在 ①激发大众创业的积极性,激活各种生产要素 ②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税负较重、盈利难等问题 ③使小微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推动非公经济发展,释放经济内在活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