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里面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鳄鱼吞了小鸟就说他们不悲悯。只有羊羔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莫言对世界的描述说明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 A.把握住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
|
我国的巡视制度从1996年启动,坚持了20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巡视制度在工作内容、制度改进、组织规模,巡视对象的层次等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巡视制度的变化说明 ①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下列选项中与成语“刻舟求剑”包含相同哲学思想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B.飞矢不动 C.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D.揠苗助长
|
|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B.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C.实践活动可以隔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增加19174亿元。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由于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时间与认识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坚持了 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
|
|
针对某地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甲认为:要继续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乙认为: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新一轮“腾笼换鸟”计划中应重点推进扩大开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②乙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甲、乙的观点的差异根源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 ④“腾笼换鸟”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移动终端调查和问卷网对214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者心中,20.2%的受访者仍经常阅读经典名著,此外有近8成的受访者不喜欢阅读经典著作而选择其它。这说明 ①不同受访者对经典的不同看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对同一行为产生不一样看法表明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 ④不喜欢阅读经典著作的受访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