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某市探索创造的“平安协会”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实践中,整合了社会资源,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这对政府的启示是

A.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给基层自治组织

B.协调社会关系、消除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C.履行政治职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D.在管理与服务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①意味着政府权力行使范围受到限制

②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③是区分有无威信政府的标志

④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交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河北省廊坊巿中级人民法院对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对刘铁男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以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

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和监督

C.加强司法监督

D.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如果一个政府真正是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的话,人们必须能够详细地知道政府的行动,没有什么东西比甜秘密更能损害民主。公民没有了解情况,所谓的民治。所谓的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国家事务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一诊断旨在强调

①享有知情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

②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最大限度对公民公开所有政府信息

④政府应贯彻落实对人民负责的宗旨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以下几种监督中既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以属于国家机关监督的是

A.监察部门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上政府的监督   D.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有一段经典对话。李世民问,人主何以为而明,何以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位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必须会用、善用耳朵,只有优化‘耳功’,才能为民建功。”自古而今,“耳功”不仅关乎人的品格与襟怀,更关乎事业之兴衰成败。材料意在表明

①决策权在人民手中

②政府的科学决策需要集中民智

③政府要依法决策

④领导干部应该善于听取民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努力加强社会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5月6日在国务院常会议上痛斥某些办事机关:证明“你妈是你妈”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把改革推向纵深。要避免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笑话需要政府

①转变职能,建设便民政府

②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以人为本,建设利民政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寺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项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48116/70447) 首页 上一页 48111 48112 48113 48114 48115 48116 48117 48118 48119 48120 4812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