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健全“一门式”受理平台和AB岗互补、错时上班、节假日轮班等制度,推动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在社区全覆盖。社区居委会的做法 ①是履行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体现 ②是维护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③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④是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重要形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2017年2月,公安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16岁降至14岁。这一举措 ①便于公众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有利于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③有利于应对社会治安管理新情况,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④表明公安机关按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修订法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气爽、天蓝,政治生态也要着力营造“绿水青山”。推进反腐败斗争,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的是( ) 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所有政务公开,便于群众监督 ②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民主的作用 ④建立和完善包括监察部门、检察机关等在内的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形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
某地人民法院依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探索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制度渠道,尝试“1+4”(1 名法官和4 名人民陪审员)的大陪审模式,主审法官负责法律适用的裁判,人民陪审员行使事实认定主导权。该项改革 ( ) ①有利于扩大地方法院的管辖权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③有利于人民对司法活动行使监督权 ④表明了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徒法不足以自行",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表现为 ①公民采取合法方式行使质询权 ②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③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某地人民法院依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探索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制度渠道,尝试“1+4”(1 名法官和4 名人民陪审员)的大陪审模式,主审法官负责法律适用的裁判,人民陪审员行使事实认定主导权。该项改革 ( ) ①有利于扩大地方法院的管辖权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③有利于人民对司法活动行使监督权 ④表明了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第一时间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群众转移安置、伤病员救治和灾区交通通讯抢通保通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这表明 ①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凸显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我国政府便民利民,能为公民提供一切服务与保障 ③随着政府职能日益多样,我国政府的权威不断提升 ④政府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落实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概念是指你不能没有付出就能得到什么东西,佥融经济学家把这种“没有免费午餐”的概念叫做无套利原则,简单说就是你不能空手套白狼。套利是指我们可以在无风险、无初始资金的情况下得到切实可靠的利润。下列符合无套利原则的有( ) ①1克黄金市值168元,即l克黄金与168元人民币本身的价值相等 ②l美元兑换2加元,l加元兑换5澳元,l美元兑换12澳元 ③一家公司所有的股票和债券等于2亿元,公司的实物资产也是2亿元 ④城北回收一只空瓶是2毛钱,在城南是4毛钱一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
2017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此次任务采用商业发射合同组织形式,按市场行为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具有研发周期短,入轨精度高、运载成本低等特点,开创了我国商业航天的新时代。由此可见,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应 ①采用市场运作,努力提高商业利润 ②完善多元投资,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③创新组织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减少政府干预,实现市场主体平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2017年4月12日,财政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项目为辅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我国政府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表明 ①财政政策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②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以促进教育公平 ③通过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④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物质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