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这有利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致化新格局 ③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④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已经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全新谋划东北振兴战略。“新东北振兴战略”以如何补齐“对外开放”这一东北战略短板,以及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这些国家战略如何对接等作为重点。“十三五”规划谋划东北振兴( ) ①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要求 ②把借助域外力量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③体现统筹兼顾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方法 ④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下图是2009—201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及GDP增速,从图中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速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 ②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减少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③能源结构的优化使一次能源的消费量随着GDP增长而减少 ④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使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速低于GDP增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 ①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转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因此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①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消除 ②贫困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 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④经济发展平衡性明显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
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
|
李克强上任总理以来,面对地方债隐现危机、贸易壁垒增加、携钱出逃、银行钱荒等严峻考验,在“百日新政”中,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力促发展模式转型,有媒体和学者将李克强采取的这套动作称之为“克强经济学”。下列措施符合“克强经济学”的是( ) ①强调政府与市场“换手”,政府不越位、不缺位,政府减少微观干预 ②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整国内利益分配,依靠利益分配引导资源配置 ③强化投资型政府角色,刺激经济增长 ④调整当前的分税制度,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财权,加强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2017·广州模拟)在国际粮价不断下降的同时,我国粮食连续丰收,国家粮食收购最低价不断上涨,导致我国粮食价格已经大幅高于国际粮价,出现了“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的现象。对此,我国应该( ) ①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粮价的决定性作用 ②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③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 ④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近年来,“限”已成为热词,楼市“限”价、“限”购,电视节目“限”播、“限”娱;温室气体“限”制排放……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限”是( ) ①发挥宏观调控在部分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需要 ③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