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③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近年来,“杜甫很忙”    “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层出不穷,各类选秀、真人秀强力圈粉。戏说历史,篡改经典,调侃英雄的娱乐至上的文化借助媒体不断扩散。这种文化

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属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根源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

④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017年央视春晚节目,请五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登上舞台,致敬老红军,弘扬长征精神。这是因为,弘扬长征精神

①能够在新长征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能够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取得新的胜利

③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能够凝聚民族力量,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新时期广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广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③新时期广东精神必将为广东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20173月,京剧《浮士德》在罗马上演。京剧版《浮士德》以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西洋歌剧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儒家强调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这是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主要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中华文化传播四方,深刻影响其他民族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身穿红色花棉祆,胖乎乎、红扑扑的面庞,略带微笑”,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这个泥塑小女孩叫“梦娃”(下图)。“梦娃”的形象来自作者多年前在河北农村的一次釆风,作品一经完成就成为“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的形象大使。这说明

①文化创作要立足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为社会实践服务

③深入农村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让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转变,南阳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开展“革除婚嫁陋习抵制天价彩礼”专项整治活动。上述现象说明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以顺应社会发展

④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01797日,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完成下面小题

1.展览中,人们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也可以领略到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国外艺术家的杰作。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互碰撞让展览呈现出一场精美绝伦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中西文化的趋同

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2.“丝路精神”就是一种交流、交融和友好来往的精神。自汉代开拓丝绸之路以来,我们一直秉持这种精神,才使我们的文化也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血液。“丝路精神”

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对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尊重

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④证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9732/70447) 首页 上一页 29727 29728 29729 29730 29731 29732 29733 29734 29735 29736 297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