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 激发共鸣。

材料一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是我国近三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情况:

时间

党的会议

背景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

八大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

十一届六中

全会

糾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改革开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

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注: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材料二 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得取决于人民主体性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2017年2月5日,第14份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成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旨。

材料一  这份中央一号文件在开始即单刀直入,直面问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均直指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点和难点。

材料二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上述文件还指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产生的“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

 

瞿秋白说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靑年’。”从瞿秋白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准绳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④“永久的青年”精神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跨越时空,具有永恒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许多人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以下这张“催泪漫画”刷屏了。漫画背景一边是战场景象,另一边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外景,通过2017年的年轻人与1937年的士兵对话的方式传达出今昔对话:“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被网友誉为公祭日“最走心”的表达。以下对这一漫画的哲学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国家公祭”→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B. “紧握钢枪”→坚持对立统一看问题,中日矛盾,不可调和

C. “山河犹在”→坚持相对静止的观点,英雄伟绩,功在千秋

D. “国泰民安”→坚持历史发展的观点,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2017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开始就《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由》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经营者不得达成横向、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有专家指出仅靠反垄断并不能根治短缺药价格乱象。其理由是因为反垄断法不是专门针对药品制定的,它是针对整个市场来制定的。所以使用了一个最抽象的(概念)或者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放到药品市场以后它就有自己的特点。”以下能支持专家这一理由的哲学道理是

①只有善于把握短缺药价格的特殊本质,才能把它与其他的商品区别开来

②必须集中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将治理短缺药价格的乱象放在突出位置

③应出在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短缺药价格乱象的特殊性

④应者眼于事物整体性,使用一个最抽象的(概念)或者是一个最大公约数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刻。以下对习总书记所引经典名句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某商人带着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足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后,便带着两袋大葱去了,当地人觉得大葱更文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

①注重创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②敦本务实,使客观与主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乘势而为,牢牢把握住事物发展的时机

④不破而立,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将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以及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等制度。而在201811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特别提出了允许利用宅基地建设生产用房,创办小型加工项目,推动返乡人员创新创业。这一场与土地有关的改革

作为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导,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从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出发,能够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

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将给农村带来更大活力和改革机会

展现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说明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宥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姥紫嫣红,那浩渺烟波、重峦叠嶂。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就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这说明

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们可以通过“思维的眼睛”,给客观世界打上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③人体感官,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④世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是无限地向前发展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龙,是中国人想象中的完美生物,它有所有动物的优点,海陆 空全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龙图腾的象征意义就是指人们追求龙的境界,就要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梦想终有一天能叱咤风云。下列关于龙图腾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龙图腾神话是对自然界“神化”了的一种描述

②龙图腾的神话,源自于古代先民们的主观想象

③神话中的龙图腾无法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④龙图腾神话明显带有先民认识世界的主观色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8428/70447) 首页 上一页 28423 28424 28425 28426 28427 28428 28429 28430 28431 28432 2843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