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继“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我国共有“中医针灸”等28项传统文化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要求我们

①全面承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补给文化滋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凝聚文化共识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铸牢文化根基

④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责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二季)受到全国乃至整个华语世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刷爆朋友圈的热门话题。它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又一档十分成功的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央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

①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

③充分说明中华文化有无穷魅力,推动着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④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欣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修养的核心与标志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③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的最佳途径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③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家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该书时以“纪年”与“竹书”连用,方有《竹书纪年》之称。《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名言是(  )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国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

A.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 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D.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裏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枳、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要迷信古人、前人。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A. 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 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C. 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发扬和光大

D. 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的吸收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7630/70447) 首页 上一页 27625 27626 27627 27628 27629 27630 27631 27632 27633 27634 276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