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末期国力衰退,日寇掠夺性采伐、连年山火和增多的农牧活动,塞罕坝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当时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开始了创业历程。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苗法,向一寸一寸沙土要绿色。经历无数次失败、自然灾害,塞罕坝人攻艰克难,在茫茫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近几年,继续增林扩绿,把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56年来,塞罕坝人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塞罕坝经验具有全球意义,为人类治理茺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塞罕坝精神唤醒了更多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利于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塞罕坝人创造绿色奇迹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规精神。

(3)请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15个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达沃斯和日内瓦心发表两场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力践行了这一理念。2017317日,“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5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造福世界,造福人民!“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全球广泛支持。

2017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方将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和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活动形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牛活知识分析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经济意义,并说明企业怎样应对这一挑战。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着眼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优化政府机构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效能。体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改变体现了

①人们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

②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③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地球上的生命为适应地球的旋转,都有一定的调控昼夜节律,通常称之为生物钟。为提示生物钟的奥秘,美国科学家使用果绳作为示范生物,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验,提示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存在于果蝇,也存在于人类。

A. 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物

B. 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揭示源于实践活动

C. 揭示生物钟奥秘是进行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

D. 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存在取决于科学家的发现

 

“天眼之父”南仁东为了建造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从壮年走到了暮年,执着一生,实现了中国在这个领域“零的突破”;“当代愚公”黄大发无私奉献,坚持36年修通生命之渠,最终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县委书记廖俊波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先进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要通过培养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③弘扬时代新风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发挥时代楷模示范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展示了文物的物质价值,也向人们讲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既有趣又不失内涵,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③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④文化创新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十九大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在十九大报告全文中出现l4次,足见其重要性、现实性与紧迫性。它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党的使命、宗旨、目标与愿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又融入百姓生活。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国观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④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新任务,继续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监管,提升效能,力争做到“只进—扇门”“最多跑一次”。要求运用新思维、新方法,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简化服务流程,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这些要求旨在

①强化政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

②增强敢府权威,促进依法执政

③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④削减政府职权,提高决策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6894/70447) 首页 上一页 26889 26890 26891 26892 26893 26894 26895 26896 26897 26898 2689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