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在杭州举行,会议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挑战,为国际合作指明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中国借助主办此次会议的良机,不仅可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树好中国形象,更能够为全球治理传递中国思想、贡献中国智慧。由此可见: ①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②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
2016年7月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主体、对象,以及包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在内的6种问责情形,同时强调将实行终身问责,并曝光典型问题。中国共产党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旨在 ①以党内法规重塑党的领导与权威 ②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 ③唤醒党员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④务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近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关键字为基础的“表情包”。下图在社交媒体平台呈现“刷屏”态势。透过一句句很接地气的话语和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表情我们可以体会出中国共产党 A. 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 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 D.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
|
针对香港立法会部分候任议员宣誓违法引起的争议,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香港特区基本法》第104条,宣誓的性质和效力等进行司法解释,澄清人们在法律认识上的误区,此举被视为中央对“港独”行径的明确表态。人大“释法”的政治学依据是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是其职责所在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人大“释法”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客观要求 ③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人大“释法”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具体体现 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人大“释法”有助于凸显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威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査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17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査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A. 立法权 B. 决定权 C. 任免权 D. 监督权
|
|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共收到议案514件。今年代表提出议案不仅数量比去年的462件有所增加,而且更加注重质量,近七成的议案是代表通过专题调研、视察或座谈走访等方式形成的。这些提案不仅议题广泛,而且形式规范。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行使了审议权 ②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 ③人大代表直接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 ④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
|
2016年11月1日晚,深圳交警启动乱开远光灯专项整治行动,提出被查车主要做一把“绿椅子远光灯体验专用椅”, 且要求看远光灯一分钟。警方强调这一处罚纯粹是为了体验,重在教育,不具有强制性。这一“体验式” 处罚立即引起全国网友关注。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乱开远光灯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处罚一分钟太短,应加重处罚力度 ②法律没有规定交警可以采取“直视远光灯” 处罚,该行为涉嫌违法 ③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应当与教育相结合,该处罚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④行政处罚不能损害除发展利益,罚看远光灯损害身体,应当立即禁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题文)2017年2月,北京、山西、浙江3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陆续成立省一级监察委员会。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会改变中国现有的权力格局,形成“一府一委两院”新局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①将使监察委员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②可以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③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 ④有利于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内部监督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李克强总理在年初答记者问时指出,政务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才是例外,多让群众对政务公开了解像扫二微码一样简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表明 ①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信力大幅度提高 ③国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逐步规范化 ④实行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成为社会共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下列政府实施的措施中有助于公民解决自身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 ①设立市长“行风热线” ②加强居委会建设 ③设立信访部门 ④推行“电子政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