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下列与“慎独慎微”哲学寓意相近的观点是 ①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唐•李商隐) ②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 ③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 ④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汉•王符《潜夫论•贤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增加睡眠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研究者通过分析健康与睡眠的相关数据,发现平均每周睡眠量增加一个小时会使工资在短期内上升1.3%,在长期内上升5%。当然,这些工资增长并不全是由睡眠直接引起的,如果你周围的工作者因睡得好而稍稍提高了效率,那可能会让你也更有工作效率。这说明 ①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同等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联系是普遍的,要发挥睡眠对收入增加的决定性作用 ④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认识和利用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
民间有“印堂发黑,乃凶兆也”的说法。中医认为,印堂是人体几条重要经脉的汇集之处,如果印堂呈现其它颜色,往往意味着相关脏腑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相反理解 C. 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人的意识 D. 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
|
(题文)上海健康医学院团队打造的“超声波室内空气清洁器”将超声波用于空气净化。该团队经过多次实验验证了思路的可行性,但也坦诚,对于使用这种方法净化空气的效率、气泵产生的噪音等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材料说明 ①人类对空气净化方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是实践成功的前提条件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只有正确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经过6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领衔绘制出的脑网络组图谱,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比传统的大脑图谱“布罗德曼图谱”精细4至5倍,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基础,更好地认识人类大脑。材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需要不断修正真理中的谬误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④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
在中国古代意象系统中,“柳”是--种具有特定美学意义的意象。如“羌笛何須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出现这些对“柳"的认识的原因是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一个“闹”,有声有色,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部点染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 ‘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的精妙之处在于 ①规定了春天的特质与自然物的本性 ②传递出大地复苏所具有的思维形象 ③在对春光的描绘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④以春意盎然来充分表现红杏的特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一种空灵恬淡的意境中。这种意境 A. 源于作者头脑灵感的闪现 B. 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 C. 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D. 可以改变作者现实生活的处境
|
|
今天,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其实,我国古人很早就提过很多生态文明思想。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①天与人不相预 ②畋不掩群,不取麇夭 ③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④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记。但不久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记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归。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②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