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 A. 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成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 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 作者通过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方歌在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时内心的悲痛,写得极富感染力。 D. 文章结尾为闲笔,虽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但对主旨帮助不大,可删除。 2.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祢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楮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的雕版印刷到淸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規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紀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渡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B.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C. 在作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 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祈,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已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C. 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D. 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白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B. 汉字可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压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
|
阅渎下面的微博截屏,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市民地铁(站)乘凉”这样的身边事以及网友的异议,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注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①__________;航天食品都是从地球携带到太空的,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②__________;在长期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食欲容易下降,③__________,以确保航天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每名航天员的口味。
|
|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B. 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C. 从我国兴起的手机抢红包之事来看,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还改变了传统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比如拉家常的时间就被抢红包挤去了。 D. 唐太宗不遗余力地推行“以德治国”的政策,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盛世梦想——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②古巴在政治上深谙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它积极改善古美关系,又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与拉美几乎所有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 ③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④著名词作家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经亲自到重庆渣滓洞恶劣艰苦的监狱里体验生活,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⑤近来一些消费者向记者感慨:鱼龙混杂的进口红酒市场,已经乱到让他们真假难辨。 ⑥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刻不容缓。 A. ①②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月亮让人不易察觉地缓慢上升与移动之情态,读来倍觉逼真传神。 (2)李白《蜀道难》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表面上写自己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而生的感慨,却也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长叹。
|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 “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 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 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E. 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人物刻画细腻。 2.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