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纸上故乡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 “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 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时间8月19日,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首个比赛日,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冠军。孙杨和获得铜牌的队友季新杰一同参加颁奖仪式,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突然孙杨捂了一下脸,原来是旗杆断了,孙杨立刻和主办方交涉,要求重升国旗、重奏国歌。被告知第二次升旗之后,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孙杨整理了一下金牌,调整好情绪准备第二次升旗,义勇军进行曲第二次奏响,孙杨高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幕深深留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观众的脑海里。对此,你有何感受?请以此新闻事件为话题,选择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
|
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
|
阅读下面一则通告,找出五处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 通告 ①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地震震灾波及区域之甚,人群之广,企业之众,使我们身处深切的同情之中。②我公司仙台工厂位于本次地震的重灾区,截至目前为止,可喜的是厂房设备等损失甚少,人员亦无严重伤亡发生。③我集团下属各公司员工痛定思痛,尽一切可能及早投入重建事业,以期将地震带来的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④近日,中国各界的问候不绝如缕,使我们感同身受一衣带水的人文关爱。⑤我们会在向日本的同事转达的同时,也更相信我集团会解除震灾影响,顺利渡过此一时之艰难,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市场提供最先端的产品。 ① ② ③ ④ ⑤
|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中国茶具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两千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 。 ①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程度 ②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③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酽、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④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⑤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 A. ③①⑤②④ B. ④③①⑤② C. ①③②⑤④ D. ④①③②⑤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C.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在震惊足坛的“1比7”惨案中扮演了悲情主角,巴西队急需为“五星桑巴”正名。是一蹶不振难以自拔,还是挥别悲伤______,巴西队明日一役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 ②湖人队今年的竞争对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获得常规赛冠军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______,欲重温冠军旧梦。上赛季在西部决赛中惜败于湖人队的国王队把复仇作为他们今年的头号目标。 ③20世纪50年代,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两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______。 A. 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B.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C. 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 D.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复燃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恪尽职守,他反问学生冉有“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言为心声。王羲之借兰亭盛事,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异于世人的生死观。(《兰亭集序》) (3)旷达的苏轼认为大自然是富有而宽厚的,只要我们愿意用心体会“________,________”,便可坐拥大自然的无尽宝藏。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①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②,倾酒绿,借颜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 [注]①此词是词人刚被贬官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时所作。②“兽火”指炉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夜小窗围兽火,倾酒绿,颜红。”借酒浇愁,酒入愁肠慢慢烧红面颊,用“绿”“红”鲜明色彩来反衬词人内心的灰暗、失意。 B. “官梅”一语双关,既指插在壶中的梅花,也是作者自喻,他虽在官衙内小壶中,身有羁绊,但玲珑剔透,暗香浮动,傲霜斗雪。 C. “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写出了关山阻碍,暮霭重重,就连京城的朋友也不再想念我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孤独之感。 D. 这首词构思巧妙,景的描写富有变化,从而揭示了情的变化。感由悲而喜,由喜而悲。全词意象鲜明,感人至深。 2.结尾“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