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 别行政区可以各自为政,实行高度自治。 B.皇明集团近日引进的德国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生产线,尽管不能实现当年盈利,但 从长计议,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C.报纸与读者的交流远不如电视与观众的交流快捷便当,电视与观众,当面锣对面 鼓,既省时又直接。 D.要切实保证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就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而不是一味地给农民兄 弟开空头支票。
|
|
选出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郁热 烦燥 沉吟 甜言蜜语 B.涔涔 惊愕 窟窿 略见一班 C.弥补 谛听 执教 歪风斜气 D.贤慧 严励 酝酿 按步就班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跖(zh) 嗟怨(ji ) 前合后偃(yn) B.罪愆(qin) 衔冤(xin) 湛湛青天(zhn) C.错勘(kn) 亢旱(kng) 苌弘化碧(chng) D.埋怨(mi) 尸骸(hi) 哥哥行(hng)
|
|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这是一个“独生”年代,独立、独处、独行、独享……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独特之处。 请以“生于‘独生’年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既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又可以发表议论。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
|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无题》写一段文字。要求: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并点明漫画寓意。不超过60字。
|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这则新闻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20字。(4分) 为迎接辛亥革命百年庆典,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汉充分发掘、利用资源优势,投巨资建设首义文化区,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据武汉市文化局介绍,从2005年开始,武汉在辛亥首义发生、发展和历史遗存最集中的武昌旧城内,启动了首义文化区建设。文化区规划面积107公顷,整体规划为“一心、两轴、三大板块”,即以首义文化园为中心,形成南北向的首义纪念景观轴和东西向山水生态景观轴,呈蛇山、首义、紫阳湖三大板块分布。
|
|
下面是第一册第五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的“导学心语”,请参照示例,从《师说》《阿房宫赋》《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这四篇课文中任选两篇写一段“导学心语”,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不要求语言形式完全相同 (4分) 示例:打开发黄的书页,你能发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与机智雄辩;你能学到勾践的忍辱负重和深谋远虑;在邹忌身上,你能学到贤者的自知之明与劝谏艺术;走近触龙,你会感受到忠臣的知难而上和长远目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 8分) 灯下草虫呜 纤 云 ①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②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的鸟声和夏的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③“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秋虫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一,分明是“盼啊一一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呜而去;她俯首聆听,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④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极富文学里的抒情美,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让人回味有加。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首音韵动人的美好诗篇。幼时在乡下,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红薯、山药、玉米的藤蔓黑黝黝的,静静地伏在野地里。伴着习习的凉风,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出来偷食。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哪是蚂蚱,哪是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着迷于这秋之天籁,到黎明方才睡去。 ⑤有时觉得,尘世萧瑟的秋里,因了虫音而生动起来。一个秋夜经过小区的桂树下,听几个女子唱小曲。他们都是乡下来的保姆,夜晚得闲,唱一些做姑娘时的俚曲消磨时间。在桂花香的包围中,我坐在她们中间,陶醉地听。其中一个唱着唱着,却突然静默下来,我发现她眼里有泪花闪烁。问原因,她说,听到草丛里的虫子叫,想起年轻时一个秋天的晚上,和邻村的二牛哥在田埂头唱《摘石榴》,当时虫子就这样唧呀唧呀叫个不停。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笑意,又继续唱:“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一个包袱跟上你就走……”她有没有和她的二牛哥下扬州,我没有问;但阵阵虫呜,让她记忆中的爱情倏忽被唤醒,让她回到了曾经的某个美好的时刻,已使得这个秋夜温馨满满。 ⑥我钟情秋天的虫声,还因为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去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沏一杯滚烫的茶,捧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清秋书简》,文字略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3分) A.第②段用春天的鸟声、夏天的蝉声和冬天的雪声衬托出秋虫声的独特魅力。 B.作者在文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及叶圣陶的话,拓展了秋天虫鸣的意蕴。 C.第⑤段写乡下保姆秋夜唱歌闻虫声而泪花闪烁,是为了突出爱情的温馨美好。 D.作者引用刘墉的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内心宁静用心灵触动生活琴弦的有心人。 2.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钟情秋天的虫声”?(5分) 3.请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4.第四段写了作者幼时在田野里守秋时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试从描写角度、句式特点、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l)《 ① 》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 ② (作家名)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3)同是写秋雨,王维《山居秋暝》是“ ③ , ④ ”的清新舒畅;李清照《声声慢》则是“ ,到黄昏, ”的无尽哀愁。
|
|
阅渎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4分) 2.《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