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
|||||
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3分)
|
|||||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3分)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_________________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_________________ (3)庶臣侥幸,保卒余年 卒:_________________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2.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
|
|
作文:(60+10=70分)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
|
诗歌鉴赏(6分) 《寄鉴上人》 唐 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冬夜听雨戏作(其二) 遶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1.这两首诗分别“记”“忆”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2分) 2.这两首在写“听雨”的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
|
文化经典阅读(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①。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这段文字孟子指出战争的目的是 战争胜败的原因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关心的是 孟子倡导的是
|
|
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4分)
|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E.吕布被绑至白门楼,吕布求刘备为他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如何,刘备以吕布认丁原、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劝曹操杀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曹操下令将吕布勒死,然后枭首。
|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E.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发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前以迎之,众皆失色。张飞欲斩曹操,被刘备止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