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风,孟学士之词宗

B.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梁鸿于海曲

D.尽东南之

 

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3分)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实为狼狈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3分)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行:_________________

(2)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_________________

(3)庶臣侥幸,保余年             卒: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2.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作文:(60+10=70分)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第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诗歌鉴赏(6分)

《寄鉴上人》

唐 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冬夜听雨戏作(其二)

遶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1.这两首诗分别“记”“忆”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2分)

2.这两首在写“听雨”的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文化经典阅读(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①。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这段文字孟子指出战争的目的是                                    

战争胜败的原因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关心的是                                                          

孟子倡导的是                                                                 

 

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4分)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B.督邮来巡县,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张飞酒后听说,大怒,将督邮绑在县前马桩鞭打,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刘备只得这么做了,并挂印而走。

C.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割。为赢得民心,曹操传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没想到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理当斩首,于是借李儒之语“法不加尊”,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法。

D.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引兵相救,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曹操退兵后,陶谦及部下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执意不肯。后来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脱,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后来徐州军民都拥立刘备,刘备领徐州牧。

E.吕布被绑至白门楼,吕布求刘备为他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如何,刘备以吕布认丁原、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劝曹操杀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曹操下令将吕布勒死,然后枭首。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与袁绍联军交战不利,遂弃洛阳而去。曹操提出“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建议乘胜追击,却得不到众诸侯的响应,操大怒,自引兵星夜追赶董卓。

B.袁绍与公孙瓒领军会于磐河之上。文丑与公孙瓒交锋,瓒败阵而走,望山谷而逃。文丑紧追不舍,危急关头出现一个少年将军: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胜负未分。此少年就是赵云。

C.曹操遣应劭往琅琊郡迎接父亲曹嵩到兖州。路经徐州,太守陶谦有心结纳曹操,知曹操父亲经过,热情款待两日,然后亲送出城,特差都尉张闿,带五百部兵护送,想不到由此引来杀身之祸。

D.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吕布为助刘备写信请来纪灵,设宴调停,纪灵将吕布的方天画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处,并说如果吕布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不中,则两家厮杀。

E.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发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前以迎之,众皆失色。张飞欲斩曹操,被刘备止住。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1518/35971) 首页 上一页 31513 31514 31515 31516 31517 31518 31519 31520 31521 31522 3152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